今天的内容,真是让大家久等了。
还记的12月的最后几天,阿信狂发了一周的“中信出版年度图书”投票榜单吗?
现在,经过激烈角逐,最终的年度图书榜单正式发布啦!之前关于书的简介,都是阿信说的,今天,我们看看读者、阐释者、媒体、书评人都是怎么评价这些好书的吧。
《中国的当下与未来》
郑永年著
对社会的思考,不管是政策层面还是制度建设方面,都有些很好的建议。读后,收获很大。
——豆瓣读者浩哥爱读书
《我的联合国之路》
何昌垂著
这是一本令人无法释卷的自传。不仅因为它揭开了国际组织的很多神秘光环,更重要的是,读这样一本饱满厚重的人物传记,犹如穿越时光隧道,回溯一个时代,摊开一段历史,直面一颗伟大的心灵,诸多感佩会油然而生,诸多梦想会兀自放飞。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技术部原部长徐冠华
《这里是中国》
星球研究所中国青藏高原研究会著
这不仅仅是一本图文并茂的科普图书,它提供了一种独特的思维方式。
——中国科学院院士崔鹏
《童心看中国原创绘本·大船》
黄小衡著
主要围绕故事哲理性很深,画作惊艳、艺术感很强,不愧是大奖作品!
——当当读者匿名
《悲鸿生命》
张子康红梅主编
非常精美,编排方式新颖,绝大多数东西没见过,值得收藏!
——当当读者匿名
《龙兴》
韩毓海著
站在历史的角度来看,现在的中国已经是日新月异的时代。正是那些宝贵的经验和一些有思想的人物,促使了中国不断往前走。
——豆瓣读者小锋
《贸易的冲突》
[美]道格拉斯·欧文著
该书对美国贸易政策历史的讲述,表明贸易问题既非沉闷无趣,也不应承受众多攻击……欧文先生在完成这一宏大叙事的同时,也揭开了贸易政策的神秘面纱。
——《经济学人》
《现代经济增长导论》
[美]达龙·阿西莫格鲁著
从最简单的模型到增长的政治经济,都被回归到基本面。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罗伯特·索洛
《不平等社会》
[美]沃尔特·沙伊德尔著
沙伊德尔将一系列尖锐的问题置于读者面前,并用大量的历史数据论证自己的立场。无论是否同意这本书的所有观点,这都是一部发人深思的著作,激励读者历史视野、全球视野对人类命运的宏观关怀。
——德堡大学古典系教授、上海师范大学特聘教授刘津瑜
《人类网络》
[美]马修·杰克逊著
杰克逊教授带我们走入这段精彩旅程,一窥社会网络的构造如何影响我们的人生乃至人性。
——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罗杰·迈尔森
《深度学习》
[美]特伦斯·谢诺夫斯基著
作为深度学习领域的亲历者,以及深度学习灵魂人物的同行者,谢诺夫斯基分享了这一技术发展过程中的洞见和轶事。这本书记录了人工智能这场狂飙运动,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作者的兴奋和投入。
——互联网之父、谷歌副总裁文顿·瑟夫
《中国经济的未来》
魏杰著
把中国经济讲得非常透彻,通俗易懂,完全不需要深厚的经济学功底就能看得明白,而且让我理解了最近两年中国发生的很多事情背后的经济学原理,也知晓了很多市里面下来的政策的源头和初衷。
——京东读者匿名
《变量》
何帆著
何帆教授,的确是写作这种“中国故事”编年史的最佳人选之一。我们不只是看客,更应是参与者。希望何帆教授这一系列书籍,在未来读者的眼中,能够成为解锁数代人之前社会思潮与心灵轨迹的难得文献。
——平安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张明
《美国陷阱》
[法]弗雷德里克·皮耶鲁齐著
揭开了美国以司法工具为伪装,围猎法国能源巨头阿尔斯通、以从中牟利的黑幕,让世人进一步看清了“美国陷阱”的面目和套路。
——新华网
《坚定不移》
[美]保罗·沃尔克著
保罗·沃尔克在《坚定不移》一书中对他几十年公共服务的生涯进行回顾和总结。故事背后则是保罗·沃尔克的正直和勇气,责任和使命感。每一次社会遇到危机时,他总是以巨大的道德勇气,挺身而出。
——国家金融研究院院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前副总裁朱民
《债务危机》
[美]瑞·达利欧著
这本书是瑞·达利欧数十年研究债务危机的重要作品。书中,达利欧创建了一套债务危机分析模型,基于这套模型所得出的准确预测,帮助他成功度过了数次金融危机,成为投资界的一大传奇。
读完这本书,你就能明白,为什么达利欧能预测到年金融危机的发生。
——中信集团董事长常振明
《周期》
[美]霍华德·马克斯著
我总说,在决定未来方面,没有比历史更好的老师了。霍华德的书告诉我们如何从历史中学习,从而更好的了解未来。
——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副主席查理·芒格
《非对称风险》
[美]纳西姆·尼古拉斯·塔勒布著
非对称风险印证了风险的内生性,不能消灭却可以共担,这是金融的基本逻辑。
——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吴晓求
《增长思维》
李云龙王茜著
从“流量思维”到“流量池思维”,从“获客思维”到“增长思维”,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在增长中避免粗放化,追求精细化;避免零散化,追求系统化。云龙兄的新书能帮助企业在流量红利消失的时候找到增长的新抓手。
——《流量池》作者、瑞幸咖啡CMO杨飞
《社会与经济》
[美]马克·格兰诺维特著
虽属理论性的学术著作,但这本书对于理解互联网社会底层逻辑是不可或缺的。在经济社会学的庞大议题下,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们理解“关系”与“信息”在大数据时代的真正含义,带来新商业模式涌现的方法论启迪。
——场景实验室创始人吴声
《一神论的影子》
赵汀阳著
赵的部分非常好看,从一神论到以人本主义形式出现的一神论变体,探讨层层深入,对主体性和跨主体性的理解也很有启发,被圈粉!
——豆瓣网友Fushia
《论大战略》
[美]约翰·刘易斯·加迪斯著
《论大战略》探讨的是一种战略逻辑,这种战略逻辑离我们并不遥远,只要拥有常识,在目标与能力之间寻找到平衡点,往往就能成就一番事业。
——真格基金创始人徐小平
《起源》
[美]大卫·克里斯蒂安著
大卫·克里斯蒂安教授的这个起源故事讲得非常之好,他为我们提供了一门现代科学的短期课程。这是宇宙的简史,也是一部优秀的大历史作品。
——《华尔街日报》
DK《大历史》
[美]大卫·克里斯蒂安著
《大历史》是一场奇妙的阅读之旅,它先是打破了学科之间的屏障,让物理学、生物学、考古学、历史学、人类学等迷人的学科汇集在一起,然后又拆除了阅读门槛,用丰富的图像来讲一个复杂而有趣的故事。
——果壳创始人姬十三
《从丹药到枪炮》
[美]欧阳泰著
年之后,中国人做过很多反思:政治、经济、文化、教育、体制……这本书提供了一个就事论事的角度:中国既然是被西方用大炮轰开国门的,那么为什么不看看我们在火药发展历程中是怎么落后的?
——馒头说创始人、《历史的温度》作者张玮
《黑羊与灰鹰》
[英]丽贝卡·韦斯特著
这是游记,是历史,是一次关于巴尔干地区杰出的、深入的、令人印象深刻的调查。
——《苏格兰人报》
“企鹅欧洲史”系列
[英]西蒙·普莱斯[美]威廉·乔丹等著
典范之作。一百年后还会有人读的史学著作不多,这很可能是其中一套。
——《奥斯维辛:一部历史》作者劳伦斯·里斯
《人文通史》
[美]詹尼特·勒博·本顿著
这是一本很棒的书,在它的帮助下,我讲的课深受学生欢迎,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
如果你需要一本可以快速、直观了解西方文化的书,并希望了解西方文化是如何被世界影响并影响世界的,你会爱上这本书的。
——Goodreads网站读者高中教师
《文字的力量》
[美]马丁·普克纳著
了解文学的来龙去脉,非常值得一读。
——《使女的故事》作者玛格丽特·阿特伍德
《全球科技通史》
吴军著
人类的科学发现、技术发明究竟是如何演化的,它们从哪里来,又要到哪里去,这些问题通常不会在专业课程和教科书中探讨。吴军博士的这本《全球科技通史》帮助我们从历史视角思考科学和技术的过去与未来,非常值得推荐。
——清华大学资深教授钱颖一
《黑箱》
[日]伊藤诗织著
她打破了日本对性侵话题的沉默。
——《纽约时报》
《简斯维尔》
[美]艾米·戈德斯坦著
每一个人,每一个机构和地区,如何避免陷入简斯维尔的困境,是我们应该思考的问题。如果想要了解社会动荡的结果是什么样,就来读读这本书。
——硅谷风险投资人、“文津图书奖”获得者吴军
《漫威之父斯坦·李》
[美]鲍勃·巴彻勒著
他改变了我们看待英雄的方式,现代漫画将永久地打上他的印记。他那具有感染力的热情始终在提醒我们:为什么我们当初会爱上那些故事。Excelsior,斯坦。
——DC漫画公司
《为什么》
[美]朱迪亚·珀尓[美]达纳·麦肯齐著
你是否曾经对相关关系和因果关系的问题感到疑惑?这部内容精彩的著作对此问题给出了一个富有启发性的答案,且读来妙趣横生。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思考,快与慢》作者丹尼尔·卡尼曼
《万物发明指南》
[加]瑞安·诺思著
新颖有趣:穿越的背景设置以时光机维修指南的形式组织一本关于万物的发明书。有谁不想拥有一台能够进行时间旅行的时光机呢?
——《万物发明指南》编辑
《美的进化》
[美]理查德·O.普鲁姆著
对于鸟类,有两个问题一直萦绕在每个人的心头。
第一,为什么雄鸟往往比雌鸟漂亮?第二,有些雄鸟也太漂亮了吧,有这个必要吗?这两个现象看似违背常理,甚至让人怀疑起达尔文的进化论,而更愿意相信这是上帝的设计。
其实,达尔文对此早就给出了看法,答案就在这本书中。
——
博物杂志微博主页君、昆虫学硕士科普作家张辰亮
《海错图笔记·叁》
张辰亮著
聂璜绘奇书,沧海探骊珠。光怪陆离互出没,莫知纲目科属种。博物小亮考海错,南北行遍万里路。或问能好怎,且去看此书。
——高晓松
《祖先的故事》(全三册)
[英]理查德·道金斯著
内容宏富的进化学著作……在道金斯的生花妙笔之下,朝圣者的故事给人以无限的惊喜。
——《金融时报》
《上帝的骰子》
罗金海著
从没有过如此深入浅出的量子科普读物,通过生动有趣直观的漫画形象,帮助你消除对量子物理的错误认知,掌握真正的量子科学知识、方法与思想。
——全球华语科幻星云奖、中国科幻银河奖获奖科普科幻作家陈楸帆
《想象一朵未来的玫瑰》
[葡]费尔南多·佩索阿著
佩索阿的一切作品都是对失落的身份的追寻。
——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帕斯
《人生算法》
陈楸帆著
《人生算法》如同一组用想象力构造的拼图,拼接出易夫人与智能机器共存的未来图景,让我们从不同角度体验人与AI融合后的奇异世界,在震撼和迷乱中重新思考人生的意义。
——《三体》作者、雨果奖获得者刘慈欣
《:冯内古特短篇小说全集》
[美]库尔特·冯内古特著
冯内古特的作品散发着令人不安的警告和训诫,这些警告和训诫对于当代读者而言依然是实实在在的。
——《赫芬顿邮报》
“最后的访谈”第一辑
[美]欧内斯特·海明威、[智利]罗贝托·波拉尼奥等著
他们都是享有世界声誉的作者,在文学的万神殿中占有位置,这些声音反映出他们的个性和经历,以及他们对阅读、写作、爱情、政治、人性、死亡等问题的最终见解。
——当当读者匿名
《乌金的牙齿》
万玛才旦著
万玛才旦笔下的西藏日常而真实,有的有些许魔幻的色彩……如果你想了解一个真实的西藏,他的小说,你非读不可。
——作家阎连科
《苔》
周恺著
晚清年间的四川嘉定,富商李普福家财万贯,却无子嗣承续香火,正巧碰见一在动荡不安的时势下,人都像苔一样,在风雨中被冲刷,其被裹挟命运都是脆弱的。风雨过后,日头升起,推开门走到街上,人又像新一茬的苔一样,卯足劲冒头生长。
——豆瓣读者FQZ
《寂静的孩子》
袁凌著
袁凌的文字无疑是有特殊魅力的。用一种淡定到近乎无情的文字,去写那些或是远在乡村又或者永远是城市‘异乡人’的他者。寂静的孩子指涉的是孩子背后千千万万个家庭,那些早已经历过的遭遇,是观者眼中的不可思议,却又同时是家庭琐碎日常的千篇一律。
——豆瓣读者伊卡洛斯的海
《降魔变》
马鸣谦著
中国悠久的历史脉络中,隐藏着太多惊心动魄的故事。对于小说家来说,这无疑是个宝藏……马鸣谦延续这一脉络写就历史小说《降魔变》,以带有古雅气息的文字、多变的叙述视角,讲述了唐末归义军的争斗、消亡史。
——《新京报书评周刊》
《艺术与恐惧》
[美]大卫·贝尔斯著
精彩、简明扼要!这是我读过的书里关于艺术创作极有洞见的作品!
——《连线》杂志创始主编凯文·凯利
《伟大建筑手稿》
[英]海伦·托马斯著
真正的伟大,在于不给人以形式压力。当“伟大”建筑,变成初始形态的草稿出现在我们面前时,每个人都不由产生更多的思索。这是一本不容错过的藏书。
——豆瓣读者边白熙
《年方六千》
郑岩郑琹语著
几十件标本,呈现的音调或浅吟舒缓,或高亢宏伟,组合成一首古物的交响诗。小郑妙笔,大郑妙文。善哉,美哉!
——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委员杨泓
《西藏,永远之远》
陈业伟著
看一个硬核风光摄影师的游记真是倍感亲切,作者之前花了10年拍摄14座米以上的雪山。这本书里,他记录了拍摄西藏雪山、冰川的故事。每一组照片背后,都是反复前往、独自等待、苦尽甘来。
——豆瓣读者姚璐
《小家,越住越大3》
逯薇著
逯薇的《小家,越住越大》1、2、3,都买回来看完了,从大到小,越写越细致,越写越有趣,真的越看越能感受到作者的用心……作者分享的知识都是干货,又美又实用。
——京东读者99度de水
《东京老铺》
[波]乌尔巴诺维著
用绘本的方式来讲老铺、老店,是最恰当不过了,照片太写实缺一点辞微旨远的味道,唯绘本浪漫、舒展,有空间想象力。老铺之老,在于时间沉淀,味道如初;老铺之老,在于匠心传承,技艺不改……
——豆瓣读者内陆飞鱼
《东京艺术之旅系列》
[日]美术出版社著
《东京艺术之旅》是一块可以了解日本文化的文字与视觉的‘集散地’,这里不仅富饶多姿,关键的是为我们的思维拓展了可延续性的空间,值得一读,值得一看。
——旅日华人作家毛丹青
《哇!故宫的二十四节气》(全24册)
故宫宣传教育部著
这套书感觉故宫都活了!第一次知道故宫十二屋脊小兽,栩栩如生,活灵活现。宝宝已经翻了N遍了还没看厌!
——当当读者匿名
《故宫里的博物学》(全3册)
小海夏雪著
《故宫里的博物学》这套书用儿童化的表达,现代博物学的探究方式,把中国文化的神奇魅力与生动有趣的自然科普贯穿在一起,打破了人文与科学的边界,让孩子在读故事的同时,不知不觉培养起博古通今的能力。
——著名阅读推广人李一慢
《你好灯塔》
[美]苏菲·布莱科尔著
精湛的水彩插图使灯塔和发生在灯塔内的家庭故事变得熠熠生辉。布莱科尔在构图、线条上的技巧和对细节的密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