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为什么刷抖音会上瘾人人都是产品经理 [复制链接]

1#
白癜风初期治疗费用 http://www.zherpaint.com/bzlf/kkjs/m/936.html

尽管抖音上线了反沉迷系统,但这个系统的效果其实并没有多大。那些拿起手机就刷抖音停不下来的朋友,你或许已经出现了“抖音上瘾”,你的行为和认知,甚至大脑都正在发生一些变化。

4月上旬,短视频应用抖音上线了反沉迷系统。在连续使用超过1.5小时后,抖音上就会出现使用时间过长的提示。同时,用户还可以设置时间锁,单日使用时长超过2小时,需要输入四位数的密码才能够继续使用。

这个功能,就像小时候玩游戏,家长在我旁边喋喋不休地说:你已经玩了一个多小时了,别玩了!今天你已经玩够两个小时了,不能再玩了。

家长的限制并不能让青少年避免游戏沉迷一样,抖音这种功能估计也是没啥用。毕竟,等提示消失再继续刷就好了,时间锁功能出现再输入密码就完了。

然而那些拿起手机就刷抖音停不下来的朋友,你或许已经出现了“抖音上瘾”,你的行为和认知,甚至大脑都正在发生一些变化。

一、抖音是怎么让你上瘾的

最初我去下载抖音,是为了去看一只跳海草舞的阿拉斯加。在使用抖音的那一段时间,只要在沙发躺下,戴上耳机,打开抖音,等到回过神来,一两个小时就刷过去了。然而,除了看完那个哈士奇的新视频,我着实不大记得还看了什么。

这种开刷抖音,一两个小时就过去的体验,我知道我不是一个人。

在4月初企鹅智酷发布的《抖音、快手用户研究报告》显示:抖音上大约22%的用户每天使用该应用超过1个小时。

抖音目前日活跃用户与月活跃用户的比值(即DAU/MAU)已经达到0.45,这意味着平均每人每月有13.5天会打开使用这个应用,而那些沉浸度较高的游戏比值通常在0.3-0.6。

搞笑有趣的视频内容,全屏沉浸式的观看体验,是抖音吸引用户的重要因素。然而能够让你刷抖音上瘾,其实是因为它用一些大大小小的交互细节,可以让你大脑中的多巴胺激增,出现“行为上瘾”。

行为上瘾跟物质上瘾(比如药物及毒品上瘾等)的生理机制是相似的,他们都是刺激大脑中的同一个区域出现的结果。

在著名学者普林斯顿心理学博士亚当·阿尔特(AdamAlter)关于行为上瘾的著作《欲罢不能:刷屏时代如何摆脱行为上瘾》一书中,他列举了六项行为上瘾的构成要素,分别是:

诱人的目标

无法抵挡且无法预知的积极反馈

渐进改善的感觉

越来越困难的任务

需要解决却暂未解决的紧张感

强大的社会联系

抖音作为正被流量主、广告主追逐占坑的产品,已经满足了上面的这些要素,正在给用户带来不同程度、无法摆脱的奖赏和刺激,让一些人“行为上瘾”。

1.不可预测的内容

在抖音首页的推荐页面,每次手指下滑,我们似乎永远猜不到下一个视频会是什么?这种机制可以被称为间歇性变量奖励(intermittentvariablerewards)。

每滑动一下,会出现是萌蠢的猫狗,还是搞笑的恶作剧,还是某个小技巧的教程,还是某个明星的生活动态,或者是一个广告?估计只有抖音的个性化推荐算法才知道答案。

或许有时候抖音推荐的视频,你并不喜欢。这时可能有人会这样想:这个视频不喜欢,划走就好了,15秒的视频并没有很长,就算视频很烂没有创意,也听到了很有张力和表现力的BGM呀,看下一个视频就好了。

如果你也是这样想的话,那么这种想法可以被称为“带动机的感知”(motivatedperception),它会改变我们使用抖音时产生的负面情绪。

以上这些,都会让在抖音上看视频的用户,体验到行为上瘾中“无法抵挡且无法预知的积极反馈”这一个要素。

2.自动循环播放

抖音里的视频播放,其中一个重要的交互就是自动循环播放。在你的手指刚上划,全屏显示并配有个性化背景音乐的视频扑面而来,是不是有点反应不过来?

这种“措不及手”的感觉,其实是科学的。

诺贝尔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DanielKahneman)认为:人脑中负责其他底层感官的部位会第一时间接收到外界的刺激,比如:听觉和视觉的刺激,而负责理性思考的前额皮质则总会慢上半拍,没有前者那么迅速。

因此我们的大脑,确实会先接收到抖音视频的音乐和图像,接着才会去理性思考:这个视频讲了啥?我接下来要点赞还是要刷走它?

像抖音视频的自动循环播放,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