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去哪个医院看白癜风最好 http://pf.39.net/bdfyy/bdfzd/来源:投中网作者:连然
“蛙崽不在的时候:想它;蛙崽看书一上午没出门:怎么回事,是不是不合群;蛙崽大口吃饭:看把儿子给累的”,“蛙崽已经一天一夜没回来了,是不是抛弃我了”……忽然之间,大家的爱都给了一只爱旅行的蛙崽,为它操碎了心。
1.总裁已成往事养蛙才是正经事
“李泽言,分手吧,我要养蛙崽了。”前段时间,《恋与制作人》吸引玩家疯狂氪金(指在网络游戏中的充值行为),李太太们还为李泽言包下深圳高楼庆生,但也就几天时间,太太们忽然都将爱意倾注到一只面无表情却乖巧可爱的蛙崽身上。
为蛙崽买便当,整行李——这就是你为蛙崽能做的一切,其他都是不可控因素。你只能在蛙崽背着小书包出行的每一刻深深地牵挂着,等待着收蛙崽寄回来的明信片和纪念品,逮到蛙崽在家时,带着老母亲般的微笑看崽吃饭、读书、写手账……有时候蛙崽出一趟远门,一天一夜都不回来,每每点开一看,屋里是黑的,心也跟着微微一沉。而当消息提示框弹出蛙崽归来的消息,心里顿时妥帖下来。
霸道总裁的吸引力式微,因由蛙崽养成的母性光辉闪耀起来。
虽然蛙崽在旅行途中会与小蝴蝶、小仓鼠之类的朋友一起游玩合影,但是当它在家,有蜗牛之类的朋友在来看望它时,也并不出来见面寒暄,就这样屋里屋外,各自安好,颇有点岁月静好的佛系风范。
不同于射击游戏疯狂扫射击败敌人的快感,在等待蛙崽回家的过程中,玩家的心里有了一种淡淡的牵挂,一种属于自己的安宁。在笔者做的调研中,大部分的人选择这款游戏的原因都在于省心与温馨。
2.养成类受捧佛道系文化蔓延
除了最近大为受捧,未做推广已登顶AppStore免费榜的旅行蛙崽,养成类游戏还有这些:
养猫:猫咪后院、猫咪田园、猫咪挂机、养猪场mix猫咪花盆。
养水母:海蜇养成。
养星球:walkr。
养细菌:Tamatama2。
养蘑菇:MushroomGarden。
这些游戏共同点在于省心,氪金点不多,游戏画面或唯美或温馨,主体造型可爱乖巧,容易让玩家心生牵挂。
与最近风行的佛系文化一脉相承,网易代理的徒步生存经营手游《边境之旅》也很佛系。作为一无所有的流浪汉,玩家主要是悠哉地在游戏里看看风景捡捡“垃圾”,体验未知旅途与搭建家园。需要注意的是及时补充体力,不然饿晕倒在地时,会被路遇的玩家“像狗一样舔来舔去”。在这款游戏里,生存经营不再只是一场比赛,更像是一场修行式的旅行。
另外,还有一款名为《想不想修真》的道系游戏最近也有不少人在玩,玩家只需要在刚开始十几分钟修炼至结丹,就可以放置任其自动修炼。有空想起来,打开收收灵气渡渡劫,可谓是安神养气。
在游戏行业创业者看来,此类游戏产品的偶然性太强。体量越轻的现象级产品(特别是游戏),其成功偶然性越大,越难复制,游戏的成功也很难分析,即便分析也多为事后孔明,开发者自己未必能预料到那么火,相反大制作的现象级游戏是可分析可预期,也有机会实现复制。
对于旅行青蛙这种佛系养成类游戏会在近期风靡起来,风头好像还盖过了《恋与制作人》,另一位行业人士的看法是,大众已经逐渐生活在网络世界里,所以把感情依附在虚拟形象上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旅行青蛙画风平和,在当今嘈杂的环境下的确有魅力;养成类游戏没什么竞技性,也不带社交属性,因此从刷屏的角度来看,人们更容易被新的游戏吸引,《恋与制作人》的风头肯定会被另一款游戏盖过,只不过恰好凶手是只青蛙罢了;《旅行青蛙》是一款舶来品,可能的确有猎奇或装的因素,再加上日本手游一直都会让人产生“哈哈哈哈哈哈竟然还有这样的游戏好奇妙喔”的的想法,甚至期待;《旅行青蛙》截屏好看,适合分享。
3.被遗忘的冰天雪地小企鹅
当年,围着红色围巾,胖墩墩,走起来摇摇晃晃的小企鹅,也是风靡了好一阵的。
和今天的只要准备好行李就能自在走天下的蛙崽不同,小企鹅饿了,玩家得喂食,生病了得喂药,脏了得洗香香,还得带着去读书、打工,好让小企鹅茁壮成长。小企鹅表现好的话会带着去游乐园玩,长大了还可以结婚生仔。
若是开了粉钻,小企鹅便会拥有免费用餐、清洗、看病、复活、领礼包,购物打折、成长加成、爱的怀抱、Q宠客栈、游戏产出加成、专属物品与家园等等福利。
从前,除了打工外,没有什么活动能无风险得元宝,笔者养一只名为小乖乖的小企鹅,天天牵挂着带它赚钱养它长大,一盒饭都得打好久的工。后来,Q宠社区的活动、礼包与奖励都越来越多。即便不带着小企鹅打工不参加活动,领领奖励也能养好小企鹅。游戏的挑战性渐渐丧失。
而随着一批用户转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