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

首页 » 常识 » 常识 » 面临内外压力夹击难盈利的在线医疗如何自医
TUhjnbcbe - 2024/8/6 0:09:00

不必“排队一小时,看病三分钟”,足不出户就能看医生,如今以在线问诊为代表的在线医疗日益流行。不过,新的问题也相伴而来。不少患者在购买在线问诊服务后,因质疑诊断质量等原因频频投诉;医生及医疗机构也有自己的委屈,在他们看来,医学本身的复杂性决定了在线医疗的局限性,患者应对线上问诊的效果持有更理性的预期。而连接以上二者的在线医疗平台,更是面临盈利困境。

此外,有媒体报道,近日多家在线医疗平台收到苹果公司要求,应用内购买需要使用IAP服务,并缴纳30%的交易所得。截止目前,多家平台已经无法更新App。

本身就难盈利的在线医疗平台又要面临高额的“苹果税”,如何找到更有前景的商业模式,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医院新时代在线医疗仍要面对旧烦恼

国内在线医疗的市场规模有多大?来自速途研究院的数据显示,这一数据已从年的67.1亿元上升至年的亿元。据弗若斯特沙利文咨询公司预测,-年,行业的年复合增长率约为33.6%,市场规模将在年增长至近亿元。

与此同时,在线医疗的业务覆盖范围也不断延伸,从在线预约挂号、在线诊疗、医药电到在线支付、报告查询、慢病管理及医疗智能硬件等,医疗服务的诸多环节正加速转移到线上,与线下医疗机构提供的服务融合。

去年4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将在线医疗真正推上了风口。该文件指出,鼓励医疗机构应用互联网等信息技术拓展医疗服务空间和内容,允许医院医院。受益于政策红利,医院已超过家。

多位业内人士认为,在线医疗由此迈入了新阶段——医院时代:即医生可通过互联网进行开具处方,而非仅进行简单的浅层诊断;医院则可通过自营的互联网平台销售处方药。

然而需要指出的是,新时期的在线医疗行业依然未能解决“旧问题”,尤其是监管政策的不确定性,其中蕴含的风险不容小觑。中伦律师事务所邱靖、陈方强撰文指出,一方面,国家卫计委并没有为“医院”及“互联网医疗企业”的设立设置行政许可和设立标准,目前互联网医疗企业现有的门槛准入大多为经营性互联网运营的资质许可,难以满足开展医疗活动的资质要求。因此,互联网医疗企业及现行试点的医院在资质上存在一定的不确定性。

另一方面,不少互联网医疗企业会搭建在线医师平台,但平台能否严格履行对医师执业资格的审查义务,也是风险所在。“在线医疗行业应以现有规定为标准,重视和维护患者的生命健康权益,发现并正视在线诊疗业务中的法律风险,进行合规操作以减少风险。”邱靖及陈方强认为。

从拼流量到争夺医疗资源盈利是否遥不可期?

来自政策及法律法规的不确定性并未浇熄资本的热情。年4月,妙手医生完成近5亿元C轮融资;5月,“在线医疗第一股”平安好医生登陆港交所,计划融资约11亿美元,微医则完成5亿美金的Pre-IPO轮融资;两个月后,医联宣布获得10亿元D轮融资。

除了投资行业头部平台,加速入局的互联网巨头也纷纷自建项目,从线上到线下加入竞争行列。例如,阿里旗下的阿里健康在发展医药电商等业务之外,还与阿里云共建医疗人工智能系统“ET医疗大脑”;今年2月,百度旗下的百度在线网络技术(北京)有限公司经营范围变更,新增“医疗器械II类”和“销售第三类医疗器械”的内容,而此前百度便已成立“百度灵医”团队,并研发了百度AI眼底筛查一体机;腾讯也推出了医疗AI产品“腾讯觅影”及医疗资讯平台“企鹅医典”。

获得资本的大力加持后,在线医疗行业的盈利模式自然成为

1
查看完整版本: 面临内外压力夹击难盈利的在线医疗如何自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