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付蕾佳
编辑
雷德利
年的夏天,舆论中心的乐华娱乐依然风波不断。
9月10日凌晨,“陈飞宇点赞王一博黑图”登上热搜,又一次将王一博和綦美合的绯闻扯到众人跟前,也让男主角背后的乐华娱乐在饭圈再度刷足了存在感。有网友认为如此快的热搜联动是乐华“推波助澜”,王一博粉丝则认为这纯属无稽之谈,但不管真相如何,吃瓜群众们都讨论得津津乐道。
毕竟,这是乐华的八卦。这两个字,就足以奠定他们在饭圈的“姓名”。
年被认为是国内偶像市场的元年,成立10年、积蓄偶像力量已久的乐华娱乐抓住了这个机会:通过“1+2+5”的策略(即“1位明星导师+2位出道或曝光过的练习生+5位全新的练习生”),成功地在《偶像练习生》和《创造》中派遣了2位导师、收获了共计5个出道名额,成为“偶像元年”最大的赢家之一。这背后,是乐华早早布局偶像赛道的先发优势:在一众草莽公司初试这些偶像节目时,乐华已经和韩国知名娱乐公司StarShip、YG等多有合作,并且拥有了两个同时在中韩出道的组合UNIQ和宇宙少女。
UNIQ、宇宙少女
这种成功让乐华娱乐的CEO杜华也成为了饭圈炙手可热的人物:粉丝们为她建立了后援会和站子,“OnlyFor杜华个站”有超过个微博粉丝,2月的一条机场图微博转发数超过,在国内偶像经纪公司老板的“后援会”中是当之无愧的“顶流”。
不过,盛名之下,仍然有粉丝对乐华娱乐运营偶像的能力存疑。最近一次不满,来自乐华七子NEXT成员丁泽仁的粉丝,他们认为自己花费近百万从打榜中胜出(NEXT成员打榜第一可获得单曲MV),但丁泽仁的最终成片效果“没有灯光”“没有场景切换”“服装穿的是巡演穿剩的旧衣服”,与粉丝的预期并不相符。
今年暑假过后,《陈情令》的热度即将告一段落,上半年的偶像选秀节目纷纷落幕——截至目前,曾被捧上过行业风口的偶像经纪,在年还无一家公开过自己拿到融资。身为行业头部的乐华,下一步棋该怎么走呢?处在饭圈和行业焦点视线里的乐华,或许也在焦虑于此。
“华华世界”:粉丝有多买账?
年乘势而起的乐华娱乐,在年仍然发展得不错。
上半年,周艺轩、李汶翰等相继在《以团之名》《青春有你》高位出道;《声入人心》第一季的人气选手王晰签约乐华娱乐;暑假《陈情令》大火,王一博因《创造》收获的人气再度“水涨船高”,微博粉丝数量上涨超过万;也是在这个夏天,韩国《ProduceX》中乐华娱乐旗下的曹承衍以第五名出道,同时抢占中韩两国热搜。
饭圈由此衍生出“人固有一华,或华于偶(偶像练习生),或华于青(青春有你),或华于声(声入人心),或华于陈情令”的梗。而囊括如此多高人气偶像艺人的乐华娱乐,无疑已经位于国内偶像行业的头部地位,甚至一度被饭圈称为“华华世界”。
聚集了如此之多人气偶像艺人的乐华娱乐,自然也要面对“人红是非多”的烦恼。
9月7日,Justin(黄明昊)的粉丝发布声明,称Justin卫视综艺录制被推掉是因为要跟随组合乐华七子NEXT出席活动,粉丝们并不相信乐华方面之前的回复“国外个人录制时间冲突”。愤怒的粉丝们因此向乐华提出诉求,表示在公司做出实质性回复之前,暂停一切与乐华七子NEXT相关的商业活动线上宣传、代言商品购买和拼盘演出的应援。截至目前,乐华方面没有回应。
黄明昊粉丝的抗议
毒眸留意到,这不是第一家向乐华表达不满的粉丝。王一博粉丝认为乐华给艺人安排行程过于紧凑,不注重艺人身体健康;毕雯珺粉丝不满乐华对自家爱豆被“黑”不闻不问,被“造谣”也并不发声明澄清;李权哲粉丝担忧自己爱豆没有个人资源也落下了学业,认为乐华没有对艺人进行长远的规划……以上种种,一起组成了对乐华娱乐这家经纪公司的、声势浩大的“控诉”。
来自各家粉丝的控诉
粉丝的大规模“声讨”,或许只是饭圈的一种一厢情愿,但这种现象背后,为何乐华娱乐在艺人运营上引起粉丝如此多争议,也值得探讨。
曾被杜华寄予厚望,甚至在微博放言“拿一个亿跟你们赌、输了就退出娱乐圈”的UNIQ组合,正是粉丝们吐槽乐华时爱引用的一个经典案例。在YG培训四年的UNIQ出道就收获了高人气,在中韩粉丝打榜的音乐节目《THESHOW韩秀榜》中拿下中国区第一,一度超过了韩国人气组合EXO。
风头正劲之时,因为政策原因,年之后有两名韩国成员的UNIQ无法在国内活动,组合的声量减低,乐华也没有响应粉丝“开小分队”活动的呼唤,UNIQ的成员逐渐离开舞台:中国成员王一博、李汶翰、周艺轩去拍戏、上综艺,韩国成员曹承衍、金圣柱则鲜有活动。这个实力与外形兼备的偶像团体因为时运不济,缺乏舞台,被粉丝们称呼为“美强惨”。
今年另一个常被粉丝吐槽的点,是杜华曾提到李汶翰“出道4年拍了10部剧,其中有8部男一号”,但根据李汶翰粉丝的统计,无论是剧的数量还是男一号,都没有达到杜华提到的数量。
本表格据公开资料整理
去年的《偶像练习生》和《创造》,将范丞丞、孟美岐等一批兼有话题度和热度的乐华偶像再次推至台前。但乐华坚持“两团并行”的策略,让《偶练》出道的范丞丞、Justin、朱正廷三人兼顾NinePercent和乐华七子NEXT的活动,被饭圈视作NinePercent无法聚齐的根源之一,部分广告拍摄中乐华的三人缺席,后期甚至会出现乐华七子NEXT和NinePercent成员同时出现在一场活动中的尴尬境地。
时至8月,《创造》收官后,乐华依然想坚持并行合约,带走孟美岐、吴宣仪,最终引发“退团事件”。虽然事情最终以乐华“低头”结束,但原本在《创造》以第一名出道的孟美岐回到火箭少女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内海报、活动站位的C位都变成了队长yamy。粉丝们为此屡次抗议,但并没有得到回应。
孟美岐粉丝抗议截图
而对于腾讯视频来说,这件事也没有被遗忘——毒眸往期文章中曾提到,各方就孟美岐三人的归队展开磋商的那一晚,被腾讯公司副总裁、企鹅影视CEO孙忠怀形容成“年最有压力、也是印象最深的一天”。
从鹿晗开始,这个时代的造星机制就已经发生了变化:话语权不再掌握在传统公司手里,而是海量粉丝手中。年之前,鹿晗还在韩国发展时,主流媒体无人问津,但粉丝让他成为百度男星品牌数字资产排名第一,年新浪财经专栏作家吴晓波在《大数据造就的小鲜肉鹿晗》一文中提到,百度搜索市场部的工作人员称呼鹿晗“是自己从大数据里跑出来的”。
谁制造了大数据?正是以鹿饭们为代表的崛起的粉丝们。
这两年风靡全球的系节目也再次证明了这种星粉关系的变化:粉丝们更喜欢他们亲手选出来的偶像,而不是经纪公司雕琢完成之后输送到市场上的成品。在这种逻辑催生下,现在无论是成员出道、还是MV的拍摄权限、镜头多少,都取决粉丝的“打榜”能力,至此,粉丝成为了经纪公司们真正的财政支柱。
在这种背景下,粉丝对于经纪公司的满意程度就显得至关重要,但乐华的部分粉丝们已经用行动表明了自己的不够满意。
毒眸往期文章中提到,在发布乐华七子NEXT专辑《NEXTTOYOU》时,乐华曾经设置下销量达到万才能拍MV的条款,引发大量粉丝不满。截至发稿,这张专辑的销量只有近19.5万张,而组合中Justin今年4月发布的个人单曲《Liar》,就已经售出了.88万张。
乐华七子NEXT的MV解锁活动
从大环境来看,国内偶像行业的发展仍处于初期,经纪公司对于艺人的运营存在问题是阶段性困境,并不是乐华一家公司特有的问题。在微博搜索爱豆世纪、哇唧唧哇、时代峰峻等偶像经纪公司,都能看到粉丝对公司提出的运营不力、宣发公关时效性差、不公平对待艺人等等质疑。
但是,经纪公司们享受到了粉丝经济的红利,赚着粉丝的钱,无疑本应服务好粉丝。
而对于“长情又薄情”的粉丝们来说,因为对经纪公司不满“脱粉”“爬墙”并不罕见。新浪娱乐明星粉丝调查问卷显示,一年不到就爬墙的粉丝占60%以上,能够死忠五年的仅不到一成。厦门大学助理教授杨玲也在之前的采访中告诉毒眸,现在的追星女孩,大多都有一个本命,好几个墙头,粉丝们其实有些“薄情”。欲带皇冠必承其重,为了留住这些粉丝,经纪公司们或许也应该进一步完善自己的运营能力。
资本、转型,绕不开的发展问题?
粉丝经济红利的滋养下,乐华初期的发展称得上“一帆风顺”。
毒眸往期文章中提到,据中国演出行业协会发布的报告显示,年中国演出市场的总收入为.9亿元,同期增长近52.6%。这一市场的繁荣,为乐华带来了飞速的发展,也带来了资本市场的青睐——年,乐华宣布拿到集汇资本和融高资本的1亿元A轮融资。两年后,乐华娱乐再度宣布完成近3亿元B轮融资,华人文化产业投资基金及引力传媒成为乐华的战略股东。
但是,这两次融资活动的时间均在近五年以前。虽然艺人能带来利润,但偶像是一门重资金的长期生意,往往需要资本驱动,因此后入局者往往背后有强有力的资本支持:比如因《青春有你》而走到大众面前的匠星娱乐,背后就是A股上市公司合纵文化。
乐华已经在五年内都未有在媒体公开过的资本输血。去年,财新网曾独家报道乐华娱乐将启动新一轮融资,微博、头条有意参投,但后续似乎不了了之。相关人士告诉毒眸,乐华曾与头条聊得不错,不过之后至今没有对外公开进展。毒眸也就此事向乐华方面询问,截至发稿前,杜华女士表示“不方便接受访问”。
也有业内人士告诉毒眸,有些公司获得融资并不一定会公开披露,并不能完全肯定乐华娱乐在五年内没有进行过融资活动。
乐华也曾考虑过单独上市。年9月,北京乐华圆娱文化传播股份有限公司在新三板正式挂牌,一年后的10月,共达电声发布公告,拟以18.9亿元的价格收购乐华文化全部股权。根据第一版收购方案,乐华承诺过在年实现扣非后净利润不低于1.5亿元,但根据财报显示,乐华在年的净利润为.38万元,远没能达到1.5亿的数字。
最终,乐华于年2月发布公告,放弃被共达电声收购,原因包括“并购操作时间过长”“国内外经济、政策环境出现较大变化”“股东对对接A股市场的条件和方式产生了不同想法”等,相关重组计划到底为止。
年3月22日,乐华在新三板终止挂牌。之后,杜华曾在采访中表示,有独立IPO的打算。根据北京证监局的网站显示,乐华彼时的确已经进入IPO的辅导期,但一年半之后,毒眸就IPO的相关准备事宜和进度询问乐华娱乐时,并没有得到明确回复。影视文娱行业的大环境不佳及文娱上市公司整体在二级市场上普跌,或许是乐华迟迟未能IPO的主要原因之一。曾一手打造出《夏洛特烦恼》《羞羞的铁拳》等爆款喜剧电影的开心麻花,就在同年3月撤回了上市申请,无奈终止了IPO之路。
北京证监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