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
ViViCat官博这是一只白猫,脑袋圆圆,肚子不小。年龄未知,品种不详,性别暧昧。
可以确定的信息是,这一定是只懒猫,不是躺着就是趴着,侧起个身压瑜伽球估计就是它一周的运动量了。
它叫VIiVi,第一次亮相是去年4月12日,在上海国际潮流玩具展(STS)上,ViVi霸道又稍显骚气地坐在聚光灯下,当场贩出的“ViViCat懒坐系列”让这款潮玩圈了不少粉。
去年8月16日,在北京国际潮流玩具展(BTS)上,第二个系列玩具“ViViCat懒趴”首次亮相,今年5月,ViViCat出了第三个系列“懒躺”。
能趴着绝不坐着,能躺着绝不起身,ViVi能这么好命,得感谢它的设计师郭斌:“ViVi的‘懒’其实是我的映射,我就梦想有朝一日能活得像ViVi一样,躺一躺,懒一懒,能过点这样的日子。”
郭斌是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城市设计学院的老师,同时又是一名动画导演,现在又成为了泡泡玛特签约的潮玩设计师。
“斜杠青年”这一词还未引入中国时,郭斌已经身体力行给自己的人生画了好多条杠,然后一条一条地跨了过来。去年他又给自己新画了一条杠——创立猫猫家传媒文化,开始动画片制作与玩具两项业务。
钛媒体电台来到猫猫屋传媒工作室,和郭斌聊了聊他的多重人生,你可以在喜马拉雅收听本期音频节目。
活越来越多,郭斌与自己笔下的“ViVi式生活”越来越远,但这些年,他跨来跨去都没绕过猫。
爱猫是家族文化
你玩过游戏《猫咪后院》吗?玩家在后院放置猫粮和玩具,被吸引而来的猫咪将玩家的庭院视为流浪途中的一间民宿,短暂休息片刻又会重新踏上流浪之旅。
《猫咪后院》游戏截图
这和郭斌家的风景没什么区别。
郭斌爱猫,家里每日来往着十只左右的流浪猫,其中常年驻扎在院子里的有五只流浪猫,还有三只猫已经登堂入室住着不走了。
从郭斌记事起,家里就一直养猫,父母兄弟也都喜欢猫,现在想来,“爱猫”这件事可能是家族文化。
那时他家在一楼,院子里总能看到刺猬、兔子、黄鼠狼各种小动物,生态环境复杂,放养的猫比现在的家养猫战斗力高出了好几个等级。郭斌经常一开门,发现家门口堆着自家猫的战利品——十几条老鼠尾巴。
后来郭斌考上了中央美术学院,学的雕塑,闲得没事就喜欢捏点泥塑等小玩意,形象自然是他身边各式各样的猫。
年,郭斌偶然结识了泡泡玛特,提起自己做过的这些猫咪形象玩具,泡泡玛特来了兴趣,Vivi这只白色中华田园猫的形象的设计受到了高度认可,并成为双方合作的起点推出了“ViViCat懒坐系列”,该系列面世后大受好评,郭斌也就正式踏入了潮玩市场。
泡泡玛特的当家花旦是Molly,同一个主题的娃娃会呈现统一的站姿或坐姿,但会使用不同的服装造型与道具给予用户惊喜感。与Molly不同,ViVi的设计变化体现在姿态方面:ViVi会漏出肚皮摊在箱子上,还会用猫爪围起鱼缸趴在上面,偶尔它也会成精玩个手机喝个咖啡,但姿态就像我们日常接触的猫咪一样柔软、灵活、慵懒。
郭斌把大部分功劳归于自家的猫,说是自己养猫养得多了,经常观察猫咪日常多种姿势,有感觉了。另一部分功劳在于他之前在央美雕塑系学过的专业课,平时制作中会比较注意形体空间感。
细节较多的玩具一般使用硬塑料材质,开模需要分为几块一部分一部分地开。郭斌说ViViCat的轮廓较为简单,多是使用圆弧塑造出饱满的形象,因此他选择开模更方便的搪胶,材质则是相比硬塑料稍软一些的塑料。
除了轮廓,郭斌在细节上的设计也使得ViViCat呈现出柔软的视觉效果。比如ViVi躺在纸箱的这个造型中,它腰上那几道被肉堆出来的大褶子,以及其他造型中窝起来的双下巴,跟你家里十多斤的橘猫一模一样。
咱们靠颜值吃饭
别看ViVi这么风光,实际上,被郭斌放在心尖上疼的猫,是乃乃。
乃乃是只奶牛花色的流浪猫,是郭斌现在家里的第一个“客人”。进家门的欢迎礼物是一次绝育手术,做完后,乃乃心也定了,在家不是睡就是吃。
有一天,郭斌带着乃乃出门喂家附近的流浪猫,一没注意,乃乃被一只小狗咬伤了。郭斌立马开车驶到离家医院,医生看伤势不轻就医院里住院养伤。
第二天凌晨,郭斌接到医生的电话,说换药的时候,乃乃从笼医院了。郭斌一边计算着乃乃回来的可能性一边把乃乃的食盆、猫沙发、医院,在墙根下摆一排,他就蹲旁边等着。
等了三个晚上,乃乃还没有出现,郭斌没法了,只能回家。
到家一看,乃乃已经在家里等郭斌了。“真邪门了。”郭斌给钛媒体电台讲到这个故事,语气里是抑制不住的开心,像一位自己儿子考了全省第一的老父亲。郭斌的夫人将这个故事画成了一个儿童绘本,这是乃乃第一次当主人公。
乃乃再一次当主人公是去年,郭斌的猫猫家传媒文化和企鹅影视合作推出动画片《宠物旅店》的策划,面向6-12岁的儿童群体,现在郭斌的团队还在制作中,预计在年上线。
这不是郭斌第一次制作动画片,他之前参与导演过多部动画片,现在在央美教的也是动画,从雕塑行业跨到动画行业并非郭斌的主动选择。
郭斌大学学的雕塑,刚毕业时他也一心朝着雕塑家这条路走。之后他接了个活——做十几根直径3米,9米高的图腾柱。
由于图腾柱太重,郭斌只能坐在窑车上做柱子,窑车下面是轨道,做完柱子就把东西堆在轨道上干燥,之后再把柱子推到烧窑的火里面。
一条轨道,从这头走到那头,一根柱子就烧好了。郭斌就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了半年,可算把活完成了,整个人暴瘦,不到斤。
郭斌忙完回家吃饭,郭斌妈妈给他烙馅饼,烙出来一张,郭斌就在旁边吃一张,最后馅都烙完了,厨房也没剩下一张饼。郭斌妈妈觉得不对劲,医院查了一下,发现郭斌得了甲亢,医生诊断完不让郭斌做体力劳动了,建议他做点在室内的活。
郭斌想来想去,正好一个朋友开了一家广告公司,需要找人来做三维动画,他就跳到了动画这个行业来。
再之后,郭斌参与导演了《马兰花》《福娃奥运漫游记》《宇宙护卫队》等动画片,都是ToG(面向政府)项目,面向儿童群体。
动画行业的产业链条大致是这样的:在投资方的支持下,从0到1创作漫画或动画,经过漫长的用户培育过程后,再给有不少受众群的IP制作衍生品从而变现。郭斌一直想走通整个产业链,但尚未成功,近几年,只有《喜羊羊和灰太狼》和《熊出没》是他眼里的成功案例。
当时大部分动画片的播放渠道是电视,因此游戏行业与影视行业身上的枷锁与矛盾同样存在于动画行业之中,何况电视动画片目前面向的受众群还更低龄,均为消费需要经过父母同意的儿童。
“你给投资人说,一部动画片制作需要两年,但两年能出三部剧,演员在绿屏上张张嘴就能拍出来,投资人干嘛要投你?”
前几年,潮玩让郭斌看到了另一种可能:一个形象,即使背后没有故事,没有前期的市场培育过程,只要有人喜欢,它就可以变现。
“现在居然有了这种可能,靠颜值就能吃饭,就有人买单。”郭斌的同行开玩笑说他这是“出圈”了。
这是两种不同的IP打造理念,过去动画行业打造的属于内容型IP,而表情包、潮玩的兴起让大家发现到形象IP的潜力。
两者的区别之一是,内容型IP已经用内容将形象填得满满的了,买动画片手办的前提是你认可这个人物背后的故事线,他的造型可以让你联想到动画片的情节,所以你才心甘情愿为高价付费。
形象IP则得反其道而行之,郭斌觉得形象IP可以留给用户一定的联想空间,并逐渐使用短视频等内容来丰富形象。
去年BTS中的超大ViViCat
同时,内容型IP的受众有着极高的忠实度,比如《精灵宝可梦》这部年诞生的动画片,早已经给任天堂和宝可梦公司创造了亿美元的总营收。一位电竞从业人员曾经给钛媒体电台说,只要是关于《火影忍者》这些内容型IP的游戏比赛,都会有很多用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