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饶文怡于浩陆柯言编辑
文姝琪
黑产和互联网公司之间的竞争从来没有停止过。今年一月,拼多多出现的bug使得元无门槛券被任意领取,最终造成了数千万元的损失,事后拼多多声明称,“有黑灰产团伙通过一个过期的优惠券漏洞盗取数千万元平台优惠券,进行不正当牟利。”
除了电商平台外,内容平台也已经被黑产所盯上。
3月12日,自媒体“三表龙门阵”发文称,其于年开通的腾讯企鹅号从今年1月开始被盗号,帐号原先发布的科技类内容已被系数删除,并用于发布大量低质量娱乐相关信息;经统计,该帐号借此在近两个月内已经获得了超过元的收益。
也就是说,一个本来的自媒体大号已经落入到了“做号党”手中,成为其牟利的工具。
“做号”指的是运营者通过注册大量自媒体平台帐号,然后通过抄袭、洗稿等方式产出大量低质量、低成本的内容并快速传播出去,从而在内容平台上获得流量的过程。红利期过去后,流量的重要性愈发明显,如果能够获得大量流量,往往意味着运营者可以获得不菲的收入。
在文章中,三表表示,腾讯方面的解释是,其邮箱帐户信息在一次网站数据脱库的过程中被窃取,从而“做号党”获得了其企鹅号的登录帐号。而针对被窃取的帐号通过发布大量低质量内容获得高额分成这一现象,有网友认为,“做号党”与内容平台是一种合谋共生的关系;部分平台甚至存在内部工作人员和“做号党”共同合作,从而滋生腐败的现象。
对于内容平台和内容创作者来说,“做号党”都已经成为一片阴霾。
平台在投入大量补贴,希望获取优质内容、进行流量圈地的同时,“做号党”也趁虚而入,通过快速的内容产出来获取补贴,最终实现劣币驱逐良币。如果不能很好解决这一问题的话,内容平台固然可以获得短期的流量收益,但还是会导致优质内容创作者的流失。最终的结果还是得不偿失。
内容平台的竞争
诞生于年8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