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GuDuo骨朵编辑部骨朵网络影视
文│飞鱼
近日,由Netflix与韩国不知名电视台ENA共同打造的韩剧《奇怪的律师禹英雨》豆瓣评分涨到9.4,轻松超越9.1分的《我的解放日志》,收视率更是一路狂飚,第一集只有0.,第五集的收视率却达到了9.,差不多翻了十倍,成为当之无愧的7月黑马剧。
它讲述的是患有自闭症的天才女律师禹英雨,在进入律所后面对法庭内外的挑战的故事。这部剧的卡司阵容丝毫不华丽,人设、题材也算不上新颖,但,就是可爱到让人完全没有抵抗力。
看过剧的观众不自觉地想要模仿女主的说话和走路方式,甚至女主和闺蜜打招呼、唱rap都在网上引起了模仿秀,网友纷纷将其称为“新晋女鹅”,可见禹鲸鱼狂热粉英律所小天才雨的魅力之大。
观众见惯了暗黑系的律政剧,也见惯了爱情事业两手抓的爽文bking大女主,但《奇怪的律师禹英雨》的出现给观众带来了全新的悸动:大女主也能奇奇怪怪可可爱爱,爽剧也治愈。
可爱大女主,狂吸妈粉
女主禹英雨在小时候便被诊断患有自闭症类群障碍症,5岁了都不会开口说话,每天沉浸于自己的世界,她说出的第一句话是父亲与别人打架时背出了《刑法》上的条例,长大后以第一名的成绩毕业于首尔大学法学院,是妥妥的天才律师。
按照现实风拍法,这是一个自闭症女性通过天赋与努力打破社会偏见的逆袭故事,观众感受到的是苦情励志与人文关照。这部剧找的角度却很有趣,它很好地平衡了现实与浪漫、理想的配额,从一开始便奠定了轻松喜剧、浪漫童话的有爱气氛,却又通过一个又一个的单元案件让女主在法庭内外接受现实洗礼。
禹英雨“奇怪”的地方有很多,她无法识别人的面部表情,早饭只吃食材可以被看见的海苔寿司,因为害怕噪音出门会带上耳机,进门前会倒数四个数,经常说一些奇怪的话自言自语,以及上班第一天不会过旋转门。编剧并没有对观众进行情感与道德绑架,让观众背上沉重的同情之心,而是将这些自闭症患者的行为习惯全部进行了浪漫可爱的处理。
女主走路像个小企鹅一样摇摇晃晃,说话速度堪比AI,做自我介绍会带上自己发现的组词规律“黑吃黑、多伦多、文言文”,不懂人情世故的禹英雨在与爸爸、上司和同事的相处过程中也发生了诸多好笑事件,比如毫不留情面地回应上司,将一般人难以说出的脏话原封不动地背诵出来,跟如今整顿职场的00后有一拼;去了高档的饭店吃饭也只吃便宜的海苔寿司,并给爸爸打包了一样的,让人哭笑不得。
女主不走寻常路的思维方式,总能让每个单元案件在最后关头发生反转。笨蛋与天才的两面让禹英雨变成了团宠一样的存在,在职场上观众可以代入女主酷酷打官司的爽文情节,在生活里观众又能体会笨蛋女鹅养成系的快乐,女主每次在与人相处上进步一点点,都让人激动到无以言表。
此外,由于同事和上司对女主非常耐心有爱,在和女主同频共振的时候,他们也变得可爱了起来,比如和女主一起烫嘴饶舌,令人喷饭,在此基础上,该剧诞生了多对cp,如冷酷冤种上司X活学活用小天才下属,温柔爹系男友X乖巧少女,还有女主和法学院同窗春日暖阳隐形妈粉崔秀妍。其实又何止是崔秀妍,面对这样一个吸妈粉体质的女主,观众很难不“妈”。
鲸鱼视觉元素,浪漫一发入魂
女主有两大爱好,第一个是法律,第二个对鲸鱼有强迫症般的执念。
女主的眼罩、拖鞋、家里的摆件、笔记本等生活中的一切都有鲸鱼元素,而女主本人则是一个行走的鲸鱼知识科普达人,所到之处皆为知识点,此外,案情的关键点会与鲸鱼的故事相关联起来,剧情每次展现女主的心理活动时,也会在现实世界游出巨大的鲸鱼,鲸鱼就如同女主的图腾一般。
在女主坐地铁面对噪音和人群时,出现在都市空中的鲸鱼会给她安定的力量;查案过程的灵光一现,以及女主情感转变过程,都会有鲸鱼出水的蒙太奇画面,来展现女主处于另一个频道但又天马行空的内心世界,也增加了律政剧的趣味性和氛围感。
或许是会增加制作成本和难度,或许是缺乏想象力,将动漫、童话的视觉元素和现实生活结合的做法在国产剧里不常见,倒是一些80后导演的电影会用这种方式为作品打造独特气质,注入灵魂,如韩延和许宏宇。
不论是《滚蛋吧!肿瘤君》《动物世界》还是《送你一朵小红花》,其实都是偏压抑的故事题材,与生死、生存相关,但作为二次元爱好者,韩延的脑洞很飞,于是在他的呈现下,漫画师熊顿经常灵魂出窍YY,郑开司犯病的时候变成暗黑朋克“小丑”斩杀怪物,韦一航和马小远则在残忍逼仄的青春里玩结伴旅行的模拟游戏,小红花是他们积极生活的奖励。
《喜欢你》本是一个烂俗的玛丽苏故事,但许宏宇通过神经质女主的设置和漫画手法的运用,让这个故事变得清新脱俗,少女心满溢,河豚中毒后女主产生下雨幻象更是全片高光;到了《一点就到家》里,他放入了一只“会飞”的猪,不仅和年轻人创业的调性契合,也让画风轻松治愈起来。
对于如今的年轻观众而言,剧集的故事和人设需要更新,而与其相配套的视觉元素和视觉逻辑也需要更新。
可爱经济,可以用于电视剧
《奇怪的律师禹英雨》不论是人设、演员表演还是视觉元素,关键词都是可爱,一切都应了那本书的名字:《萌,当代视觉文化中的柔性政治》。
其实这些年在其他领域,人们十分愿意为可爱买单。如星巴克猫爪杯的流行,玲娜贝儿成为顶流,成年人在儿童节抢购可达鸭,以及棉花娃娃成为新晋网红潮玩,还有云吸猫,书店经营与猫咪文化紧密结合,社交平台上萌系表情包大行其道,都源自可爱事物抚慰心灵的奇效。
在可爱经济中有两条较为著名的原理,一是经济环境越是萧条,可爱型产品越有增长潜力;二是品牌越古板,贩卖可爱效果越好。这似乎可以解释可爱的律政题材剧《奇怪的律师禹英雨》在当下的走红,就像让人快乐的东西销量好一样,观众愿意为可爱的女主和可爱的剧买单,观众会因为女主的萌而沦为妈粉。
众所周知,多巴胺、血清素、内啡肽和催产素是四大可以让人类产生快乐的激素,而观众会因沦为妈粉而产生幸福感则是因为可爱事物会激发人分泌催产素,每种激素背后都有相应的消费产品和市场,而不同风格的电视剧类型也会激发观众不同的激素。
有趣的是,以往很多大女主仙侠剧都会给大女主身边搭配一个可爱的小精灵,很多现实题材的大女主剧也会配萌系闺蜜,但很少剧将大女主和可爱合二为一的,似乎大女主所向披靡的搞事业气质与可爱卖萌的无用气质存在矛盾,而《奇怪的律师禹英雨》展示了可爱大女主如何实现,以及该人设的巨大潜力。
当然,除了大女主,可爱效应可以应用到很多题材的剧中,很多时候重要的不是故事本身,而是讲故事的方式与风格,在如今的剧集市场,观众对可爱的需求未被满足的。会卖萌的产品,销量都不会太差,同样,可爱的电视剧,观众无法抵抗,毕竟,谁还不是个宝宝。
原标题:《《奇怪的律师禹英雨》收视率翻十倍,你对可爱的力量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