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企鹅给自媒体的最终幻想一键分发到所有手机
TUhjnbcbe - 2021/4/15 22:11:00

作者:薛开元

最近阿里大文娱把土豆转型为短视频分享平台,并推出了大鱼号,将原UC订阅号、优酷自频道等账号统一升级为大鱼号。并宣布集阿里文娱生态之力进击PUGC领域。何谓PUGC?即ProfessionalUserGeneratedContent,是以UGC形式,产出相对接近PGC的内容。

目前的内容消费之争,我认为是两条路线之争。一条是今日头条代表的UGC生产、单渠道分发模式,另外一条是腾讯代表的复合型生产、多渠道一键分法。所谓复合型生产,就是在内容生产源头,不仅有UGC,还有PUGC、PGC等各种创作者。而在各家都在主打智能推荐、但内容质量亟需提高的前提下,内容生产源头决定了这款产品是在“诱导-放大”用户的恶趣味,还是“引导-探索”到好内容。

技术很无辜,那只能怪平台

面对大众对今日头条内容低俗的批评,张一鸣数次举出技术中立的大旗,表示用户看到的内容,无非算法推荐下内心的真实映射。技术中立我同意,我相信算法不会造假,但问题在用户感兴趣的内容也有不同的承载形式和表达方式,比如我喜欢前沿科技资讯,你可以给我推荐业余作者写的低质文,也可以给我推荐硅谷大拿的干货。说白了,技术很无辜,但平台不能逃脱责任,摆在平台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把控生产源头的内容质量。

业内著名科技作者尹生在此前一篇文章中提到,“部分内容产品会将用户这种对Low内容的需求强化并放大,而系统无法对变化作出反应,它只是重复强化着你的过去,并据此形成自己的特性”。

而对于腾讯而言,其企鹅媒体平台就是希望从内容源头解决这个问题,以内容生产+算法推荐的组合拳,引导用户去探寻发现好的内容。

内容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腾讯做内容的思路很简单,从内容源头起,既要抓数量,也要抓质量,这样才能保证有足够多优质内容生产出来,接下来技术和算法发挥的作用才有意义。

而在提升内容创作质量方面,腾讯一方面不断加强拓展UGC,另一方面则是在垂直领域引入更多高质量的PUGC。芒种计划2.0表明腾讯已经在积极拓展PUGC的作者群体,包括垂直领域达人、地域性专业自媒体、优质视频类创作者。与此同时,腾讯也从内部资源着手,寻求内容生产质量的提高。

比如最近炒得火热的腾讯OMG(网络媒体事业群)与IEG(互动娱乐事业群)的大融合。IEG在动漫、游戏、网络文学、在线音乐等多个细分领域都占据业内第一名的地位,这些产品上的作者达人其是就是很好的PUGC作者。很简单的逻辑,腾讯漫画上的漫画作者,入驻企鹅平台,其关于漫画的内容质量大概率高于一名普通的UGC作者。说白了,腾讯是在举平台每个细分领域之力去推动内容建设。表明腾讯就是要从源头确保内容的质量。

腾讯对于优质内容的较真,让我想起来Google。其有一个非正式的公司口号,即DoNotBeEvil(不作恶)。在年上市的招股书中,提到:“不要作恶。我们坚信作为一个为世界做好事的公司,从长远来看,我们会得到更好的回馈——即使我们放弃一些短期利益”。对于内容平台,什么是短期利益呢?就是对于用户恶趣味“诱导-放大”的低质内容,这虽然一时吸引了用户眼球,获得了广告收益,但长远来看伤害的是用户体验,无法满足用户在内容方面的消费升级。而腾讯企鹅媒体平台显然选择的是类似Google的长远回馈。

内容分发,也讲究供给平衡

很多人担心,腾讯在内容源头下大力气,会不会导致供大于求,分发上无法顾及到大部分作者,最终反而戳伤内容创作者的积极性。其实不会,腾讯的解决之道是一键接入、多点分法。对于腾讯而言,最不愁的就是C端用户了,根据QuestMobile2月份数据显示其旗下产品的日活用户分别为:天天快报(万)、腾讯新闻客户端(万)、

1
查看完整版本: 企鹅给自媒体的最终幻想一键分发到所有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