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期我们说到了儿童早期阅读的重要性、思维发展曲线以及家长常常会碰到的几大误区(点击回顾),这期我们就来说说,家长如何培养孩子的思维习惯,帮助孩子爱上阅读、自主阅读的一些小技巧。文章内容干货多,建议收藏反复阅读哦~
俗话称:“三岁看大,七岁看老。”现代儿童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儿童智能的发展存在着不同的敏感期,其中语言发展的敏感期出现在2岁左右,3岁半至4岁半会出现书写敏感期,而阅读敏感期则出现在4岁半至5岁半左右。
语言、书写和阅读,是相互关联的,三者之间相辅相成。在敏感期内,儿童学习相应的技能会比较容易,而错过这个时期则会产生学习困难,甚至影响终生。
图源网络
上期我们说到,早期阅读≠识字≠读故事书≠道德灌输,而是指0~6岁学前儿童凭借变化着的色彩、图像、文字或成人形象地读讲来理解读物的活动过程。
一般来说,早期阅读内容包括三个版块:
1.早期图书阅读会用口语讲出画面内容;
掌握一般的翻阅图书的规则方式;
理解图书画面,能从中发现人物表情、动作、背景,将之串联起来理解故事情节;
知道图书上所说的故事是作家用文字写出来的,画家用画表现出来,最后印刷装订成书。
图源海亮金山幼儿园
2.早期识字认识一些常见的汉字,建立文字与符号的功能意识、规则意识与形式意识;
明白文字有一定的构成规律,掌握这些规则,就可以更好地识字,例如“木”字旁的字大多与“木”有关。
3.早期书写了解正确的书写姿势,包括坐姿、握笔姿势等;
知道汉字的基本间架结构,如汉字的上下、左右结构等;
了解书写的初步规则,尝试用有趣的方式练习基本笔画。
图源海亮启格幼儿园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且家长在这个过程中的作用非常重要。
与其教孩子读书,不如教孩子爱上读书。下面介绍几种家长在家可以常用的方法,以及一些建议,帮助孩子在这个阶段更从容地爱上阅读。
一、创设多元的阅读环境建立孩子的家庭阅读区美国教育家霍力斯·曼曾说:“一个没有书的家,就像一间没有窗的房子。”家庭是孩子最重要的学习环境,也是儿童发展最根本的影响因素。方式:建立一个属于孩子的家庭阅读区,最好是能够搭配小桌子、小椅子、地毯或软垫,尽可能布置得舒适而温馨,让孩子能够轻松愉快地沉浸在自己的“阅读王国”。大量的研究证实,家长在早期为孩子提供读写环境、让孩子与读物接触,能够有效地帮助孩子扩大词汇量、提高文字敏感性、萌生对阅读的兴趣。图源海亮天马幼儿园
二、亲子阅读:读书给孩子听架起故事和现实世界的桥梁试想一下,5岁多的小朋友,依偎在妈妈身边,沉浸在奇幻多姿的故事中,这期间,有多少语言的交流,多少思想火花的碰撞,多少亲情的氤氲。这样的场景想想就很美妙。
图源启智宣讲会
方式:家长在亲子阅读时,应该与孩子进行“积极、多样和复杂”的对话。对于年纪小的孩子,可以重复他的话,告诉他你在认可他;对于年纪稍大的孩子,家长还可以在反馈中对孩子的表达稍做延伸,创造语言发展的空间,这就要求家长不只是简单地重复书中的内容,而是和孩子一起讨论、分析、比较书中的人物和情节。
图源杭州萧山海亮(国际)幼儿园
每次互动时,记得给孩子留出5-10秒的反应时间,让他消化下阅读的内容与问题,并随着经验的积累不断调整等待时间和阅读节奏。
三年级以前,孩子母语的听力词汇量大于阅读词汇量。也就是孩子能够听懂一些情节更复杂的内容,但却无法进行深入阅读。知识与思想的探索不应被暂时的词汇量缺乏所限制,亲子共读正好弥补了这个空隙。
三、把阅读过程变成一种游戏情境带入,角色扮演如果孩子正在阅读童话故事,家长不妨和他们一起情境代入,角色扮演。这样既能加强孩子对于情节的记忆,加深孩子对故事的理解,也能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
方式:创设适当的问题情境,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如“小企鹅穿上了这件红衣裳,明明很小却舍不得脱下来,这是为什么呢?”创设的问题要小而具体,有趣或特别,可以吸引孩子倾听家长讲述书中的故事。
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适当加入情绪和丰富的肢体动作,让阅读过程生动起来,会让孩子更感兴趣哦。
图源启智宣讲会
四、带着孩子一起反复阅读百读百练,加深理解在阅读的过程中,与其囫囵吞枣地读好几本书,不如反复阅读同一本书。这样做,无论在理解的层面,还是在提升专注力方面都更为有效。
方式:根据孩子的意愿,同一本书可以设置一个阅读周期,几天几周甚至几个月内反复阅读。
一方面,相同词汇和内容的重复出现,可以增加孩子的熟悉度;另一方面,家长可以通过在同一个故事框架内逐步增加新的内容,使孩子在一个相对熟悉的内容中,潜移默化地接收新的知识。
图源网络
五、让孩子为他人读书给孩子创造一个“倾听者”孩子可能不爱给我们读书,但他们肯定爱给他们的小伙伴、宠物、玩具读书。
方式:鼓励孩子为他人读书,无论对象是一只小猫、一个布娃娃、一朵小花还是其他。在阅读过程中,流利地朗读、和宠物或玩具之间的互动,都是对孩子语言、思维能力的训练。
图源网络
六、帮助孩子提高注意力准备一只彩色记号笔吧要想从小养成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就需要在生活中不断训练,直到找到孩子自己的阅读方式。
方式:对于阅读有困难或不爱阅读的孩子,利用一些好看的、可爱的彩色记号笔,让孩子把自己喜欢的内容标注出来,边读边画,能够更好地帮助孩子在阅读过程中聚焦注意力。
图源常熟尚湖精英宝贝幼儿园
七、提高图书的地位让孩子对图书产生敬畏让阅读成为一种仪式感,可以帮助孩子带着动力去阅读,从而养成长久的习惯。
方式:把图书作为一个重要的礼物(如生日礼物),不仅是平时送孩子,也可以建议孩子把图书作为重要的礼物送给他人,让孩子在潜移默化中感知到“书”是重要的、美好的、珍贵的。
还可以建立家庭阅读俱乐部,让孩子成为其中重要的一员。家庭俱乐部要定期分享大家的阅读感受,组织户外阅读活动等,让孩子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与俱乐部的魅力。
图源启智宣讲会
八、询问孩子不想读书的原因耐心且接受它阅读应该是一件很享受的事情,当你的孩子还没有爱上阅读,你可以用心倾听孩子不爱阅读的原因。只有当孩子适当表达了,我们才有机会对症下药。
方式:当我们在亲子阅读时,可以让孩子读他最喜欢、情感最丰富的部分,而遇到孩子不喜欢或是无聊的部分时,家长可以为孩子代读,这样做可以避免孩子对阅读产生抵触,提高他的参与度。
如果孩子仍然不愿意阅读,可以选择一些原著/绘画改编的电视电影动画片等形式“做媒”,让孩子产生兴趣,带动他去了解“原著”。
图源网络
温馨提示习惯的养成需要家长参与1、孩子3岁以后,家长尽量不再用叠词,要构建孩子正常的词汇认知发展能力。如果想让孩子的语言和阅读能力进步,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会把他当作成年人。
2、阅读绘本的时候,家长可以有意识地鼓励孩子模仿和表达,帮助孩子逐步学会连词成句。不要孩子一问就停下来解释,鼓励他耐心地听完全文,根据故事情节体会其中的内容。
3、平时要让孩子养成想好了再说的习惯,孩子说话时,爸爸妈妈别忙着去接话,先听他把话说完。
4、任何早期阅读都应以孩子为主体,他们越参与、越主动,这种阅读就越有效,家长在这一过程中也要适当调整自己为“协助者”。
5、在选书的过程中,家长有必要把握选书的“度”,给予孩子适当的选书建议,把选择的主动权交给孩子,当然,也可以鼓励孩子阅读你为他安排的书。
7岁之前的阅读经验,可能会决定一个人一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
每个孩子,都只有一次2岁、一次4岁、一次6岁。当他错过了这唯一的一次,到了12岁、14岁、16岁的时候,就已经与许多美好的东西失之交臂,而且可能永远无法弥补。
图源杭州萧山海亮(国际)幼儿园
一个儿童读者,也将会是一个终身阅读者;帮助孩子亲近书本、爱上阅读,就是送给他最珍贵的礼物,而这份礼物,足以让他享用一生。
海亮启智的早期阅读课程以绘本为主要阅读材料,协助幼儿凭借色彩、图像理解丰富有趣的故事情节,进而发现事物之间的逻辑关系,培养基本的是非鉴别能力、形成初期的语言表达能力,为其今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
海亮启智早期阅读体验课示例:
童年阅读的经历,
将会成为他回味终生的美好记忆。
早期阅读养成的思考习惯,
让孩子学会与这个世界友好相处。
4月14日晚上19:30
我们邀请了王磊教授为我们带来
家长云课堂第一期直播
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