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点击上方蓝字↑
5月13日,阿里巴巴发布了该公司截至年3月31日的财年第四财季财报。
财报显示,阿里巴巴集团第四财季营收为.95亿元,同比增长64%;不按照美国通用会计准则,归属普通股股东的净利润为.16亿元,同比增长18%;如果算上反垄断罚款,归属普通股股东的净亏损为54.79亿元,同比转亏。
财报发布后,阿里巴巴股价在美股开盘应声下跌,跌幅超过5%。截至收盘,阿里巴巴跌幅超6%,报收于.08美元/股,股价较去年10月创下的峰值下跌了30%以上,目前股价为去年7月份以来最低。
4月10日,市场监管总局依法作出行*处罚决定,责令阿里巴巴集团停止违法行为,并处以其年中国境内销售额.12亿元4%的罚款,计.28亿元。
在反垄断的巨额罚款之下,阿里巴巴的业绩将面临哪些挑战?本期企鹅解码为您解读。
阿里十年首亏:亏损76.63亿
财报显示,年第一季度,阿里经营亏损为人民币76.63亿元。主要由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就中国反垄断法处以罚款(「反垄断法罚款」)人民币.28亿元。
那么剔除该一次性影响,阿里的经营利润为人民币.65亿元,同比增长48%。经调整EBITDA同比增长18%至人民币.98亿元(45.63亿美元)。经调整EBITA同比增长14%至人民币.12亿元(34.51亿美元)。
有一个指标,值得
这是剔除反垄断法罚款、「经营利润」部分中提及股权激励费用增加若干项目后的数据。
而这一数字,远远低于彭博上的市场一致预期。
要知道,对新一季度阿里Non-GAAP利润,彭博在3月份给出的市场一致预期是亿元。这已经被称作冰点数字。换算起来利润率只有16.5%,可以说几乎创下史上新低,甚至比去年同期疫情重创的19%低谷还要低。
高鑫零售推动营收增速创近两年内新高
好消息是,营收大盘保住了。本季度财报显示,阿里巴巴营收为.95亿元,同比增长64%。
在阿里反垄断罚款公布前,已经陆续有海外大行,如摩根士丹利、JPM、瑞信、Jefferies等,发布了对于阿里3月季度的预测。
市场对阿里这个季度收入上一致预期是,收入大约落在亿左右,同比增长接近60%。
从这一角度来看,阿里财务数字算不上亮眼,但也算略高于预期了,实属不易。
如果按业务划分的话,来自核心电商的营收同比增长72%,达到.65亿元,来自云计算业务的营收同比增长37%,达到.61亿元,来自数字媒体和娱乐业务的营收同比增长12%,达到80.47亿元,来自创新项目和其他业务的营收同比增长18%,达到12.22亿元。
由此可以看出,阿里巴巴的强势增长,主要依靠的还是核心电商的增长。从上图也可以看出,阿里巴巴的核心电商增速也创下了近两年的新高。
财报显示,在核心电商中,中国零售商业下的“其他”一项,营收为.15亿元,同比增长%,为各项业务中增速最快。
根据阿里巴巴财报注释,“其他”收入主要由新零售及直营业务(主要包括高鑫零售、天猫超市、盒马、进口直营和银泰)产生。
年10月,阿里巴巴发布公告称,向高鑫零售投资亿港元。股份购买后,阿里巴巴连同其关联方将持有高鑫约72%的经济权益,而阿里巴巴会将高鑫综合入账至其财务报表中。
因此,在前两个财季中,“其他”一项的增速分别为44%和%,可见该部分收入大增的因素主要来自于高鑫零售。
当然,即使不算来自收购高鑫零售的影响,阿里巴巴营收为.52亿元,同比增长40%,也创下了自从年第三季度以后的新高。
除此之外,本财季菜鸟物流的收入为99.59亿元,同比增长%,增速位居各项业务第二位,而与自身相比,菜鸟的增速也创下了近两年的新高。
对此,阿里巴巴的解释是主要原因是,快速发展的跨境及全球零售商业业务所带来的已履约的订单量的增长和单均收入的上升。收入同比增长相对高,也由于去年同期正值新冠肺炎疫情初期,受疫情影响经济活动严重放缓。
丧失头部大客户,阿里云增速创下近两年新低
本次财报中值得注意的是阿里云的收入,尽管阿里巴巴在财报中将营收增长部分归功于来自云计算的驱动,但从上图可以看出,阿里云的增速创下了近两年以来的新低,甚至有可能是历史新低。
阿里巴巴的解释是,主要原因是来自一位互联网行业的单一头部客户的收入下降。该客户在于中国以外拥有具规模的业务,过去一直采用阿里云计算的海外云服务,基于非产品相关的要求,该客户决定终止其国际业务与阿里云的关系。
但阿里巴巴也在随后的电话会议上释放了信心:剔除此客户,阿里云前十大非关联客户在财年全年总收入中的占比不超过8%,所以说阿里云收入的集中度并不高。展望未来,阿里相信云计算收入在客户和行业方面将会进一步呈现多元化的发展。
淘宝特价版仍未成为拉新“大杀器”
财报显示,年3月,阿里中国零售市场年度活跃消费者数量达8.11亿,较年12月增加万。反观头号对手拼多多,截至年底拼多多年活跃买家已经达到7.亿,成为全球增长最快的消费类互联网公司之一,并一度反超阿里。不可谓危机四伏。
同时,缓慢增长的,还有阿里巴巴在中国零售市场上的移动单月活跃用户数量,达到9.25亿人,比年12月增长了万人。简单来说,超大体量的阿里,用户增长已经逼近天花板。
那么,为了“拉新”,作为阿里巴巴大杀器,上线已经一年多的淘宝特价版,是否能成为真正的涡轮发动机?
阿里巴巴在财报中表示,截至年3月31日,淘宝特价版年度活跃消费者超过1.5亿,而这一数据在上个季度为1亿,也就是说这一个季度,淘宝特价版的用户增加了约万,远超整体万的增长。
也就是说,淘宝特价版本来应该为阿里创造新的用户,但是从目前来看,淘宝特价版至少仍旧有很大一部分用户来自阿里用户的用户,没有创造新的增量。
本地生活业务陷入苦战,“似增实减”
挑战不仅于此,除了回击电商竞争,在本地生活业务,阿里也正陷入苦战。
财报显示,截至年3月31日止,本地服务三个月营收共人民币72.49亿元,相较年同期的人民币48.41亿元增长50%。
本地生活服务收入,主要来自阿里的即时配送和本地生活服务平台饿了麽的平台佣金、提供配送服务收取的服务费及其他服务费。
增长喜人,但有个细节,不容忽视。
财报附加解释中声明,阿里本地服务营收同比增长相对高,有部分原因是由于去年同期正值新冠肺炎疫情初期,中国的餐饮店和本地商家受疫情影响而大规模闭店。(年第一季度,阿里本地生活服务营收同比增速为-8%。)
所以,最新财报中,阿里本地生活服务营收同比是增长50%,但和上一季度对比,还是跌了。经计算,本地生活营收季度环比跌幅超过13%。可以说,整个业务,局面仍不明朗,“似增实减”。
此外,社区团购战事打响。阿里与拼多多、美团、滴滴、字节跳动早已进入混战阶段。据摩根士丹利方面分析,在截至年3月的财年之前,阿里巴巴的社区团购业务也将出现亏损。
除了近十年首亏,阿里云增速创新低,本地生活板块持续僵持……阿里作为中国最能盈利的电商平台,还面临很多关口。
阿里财报中的数字及趋势,都意味着整个电商江湖正在发生细微变化。
THEEND
温馨提醒广告郑重声明:本文绝非小编编写,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转载文章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之目的,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在30日内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