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极洲#
大约两亿年前,我们的地球看起来与今天的迥然不同,在几乎完全被海洋覆盖的地球表面,仅有一片超级大陆,人称“盘古大陆”,之后盘古大陆开始分裂。于是,生命随着破碎的陆地板块分离漂移,这些破碎的板块最终形成了我们如今的七大洲。我们本次即将去探索,不同大陆如何形成了,我们今天看到的各具特色,而又纷繁多样的生命。
我们正在快速改变世界,而野生动物被迫面临,迄今为止最严峻的挑战。现在到了最关键的时刻,展现七大洲多彩生命的任务,变得刻不容缓。在地球七大洲中,有一片大陆在大约年前才被人类首次发现。直到现在,我们才得以对当地的生命生存状况窥见一斑。这里是全球环境最恶劣的地方,南极洲。
南极洲98%的陆地被冰雪覆盖,冰面面积约是美国国土面积的1.5倍。这里几乎看不到任何生命迹象,动物们只能依赖四周的海洋为生。但即便是海洋也会冻结,只有一种哺乳动物能在这片极南之地生存,他就是韦德尔氏海豹。它们在海里经常用牙齿磨蹭冰层边缘,保持呼吸孔洞的畅通。
在一望无际的海冰上,韦德尔氏海豹可以避开来自开阔海域的捕食者袭击,这里俨然已经成为雌性海豹最安全的繁殖地点。海豹幼崽从温暖的子宫落到冰面上,它刚刚出生,就经历了最剧烈的温差变化。糟糕的是,幼崽在出生后的前10天里不会游泳,它被困在海冰上,不能入水。海豹妈妈用庞大的身躯,为幼崽挡住寒风,就算是春季,气温仍可以下降到零下40摄氏度,强劲的暴风雪可能会持续数天。
在数天的暴风雪中,幼崽被冻死的可能性极大,许多刚刚出生的幼崽未必能生存下去。只有它们躲到水下才能不用担心暴风雪的侵袭,水下温度只有零下2摄氏度,但这总比趴在冰上忍受寒风呼啸要暖和多了,这样幼崽的生存几率才能大大提高。
只有少数耐寒动物能够长年累月生活在这片极南之地,南极洲远离极点的大陆边缘地带,散步着许多不会结冰的岛屿,不过这里存在其它的挑战。南乔治亚岛的圣安德鲁斯湾,栖息着大约50万只王企鹅。
春季,成年王企鹅经常要连续数日外出觅食,只有企鹅幼崽独自留在岛上。在成年企鹅外出觅食时,幼崽会在原地等待,方便其父母返回时找到它们。成年王企鹅将食物藏在嗉囊里返回产地,将食物吐出给幼崽食用。在王企鹅的四周有象海豹,象海豹不会捕食它们,因此它们成为了很好令居。
当成年企鹅觅食返回时找不到自己的幼崽,它们会通过叫声相互识别,否则在50万只企鹅群中寻找幼崽无异于大海捞针。可是,在这样喧闹不已的栖息地中,只有在15米内才能相互听清对方。
圣安德鲁海滩是地球上最拥挤的海滩之一,想要占据一块领地必须要经过连番血战。雄性象海豹一般会与60多只雌性进行交配,雄性象海豹为了守卫自己的领地不会轻易离开觅食,因为附近的其他雄性象海豹都会伺机而动,占据它们的领地。它们都拥有15厘米的皮下脂肪御寒效果良好,但是在雄性象海豹的战斗中,这层防护就有些微不足道了。
南极洲的生活其实非常艰难,但动物们之所以蜂拥而来,是因为南冰洋的海水中富含各种营养。大约万年前,南极洲与南非洲分离后,一路向南漂移,由此形成了环绕南极洲的洋流,这是现今地球上最为强劲的洋流。动物们从深海中卷起营养物质,从而创造出世界上最丰富的海洋觅食地之一。
有些赶来享用美餐的动物,采用了一些最复杂的捕食战略。座头鲸每年的夏季都会前来参加盛宴。寒冷的海水孕育了浩浩荡荡的大群磷虾,据估计磷虾的数量多达万亿只,这超过地球上其它任何一个物种的重量总和。座头鲸接连吐出气泡,编织出一道磷虾无法穿越的起泡网。随后,座头鲸向内螺旋上升将磷虾群收拢集中,再一口吞下。
南极洲的夏季食物丰饶,大多数座头鲸能在这里获得全年所需的脂肪储备。但这片水域的野生动物们变得前途未卜,南极地区的海洋温度正在上升。南极洲汇聚了世界上90%的冰,在某些地区冰雪消融的速度每10年会翻一倍,海平面正在上升。但这里还存在一个更直接的威胁,南极洲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区,气候变暖正对全球气候模式产生深远影响,这里的动物们已经感受到了气候变化的影响。
灰头信天翁也栖息在南极洲,它们每隔两年会繁殖一次,每次产卵一枚。灰头信天翁在雏鸟孵化后会轮流为其遮挡凛冽的寒风和出海觅食,鸟喙间的轻微碰触能加强它们彼此之间的纽带。但是这样的温情时刻不会一直持续,雏鸟渐渐长大,它们的胃口大增,成年信天翁不得不相继外出觅食。
南极洲是所有大路中风暴最为强烈的,近年来因为气候变化暴风雨变得更加频繁,威力更加强劲。这里狂风呼啸,风速通常可达每小时公里。灰头信天翁雏鸟必须坚守在巢穴中,雏鸟一旦离开鸟巢只能勉强存活数小时。残酷的环境,让它们付出了沉重代价,有些雏鸟经常会在这样的环境下死去。在过去的15年里,灰头信天翁的数量已经减少了一半以上,它们正处于灭绝的边缘。它们根本无法适应外界变化,对栖息地环境造成的影响。
如果雏鸟在暴风雨中被暴风吹出了鸟巢,就算成年灰头信天翁返回时看见了也不会理睬它们,想要捡回一命,雏鸟就必须依靠自己的力量趴会鸟巢,否则等待它们的将会是死亡。灰头信天翁并不是通过视觉、听觉或者嗅觉来识别自己的孩子,相反它们唯一的识别依据就是鸟巢,所以这些猛烈的暴风雨,给整个灰头信天翁种群带来了一大无法解决的难题。
南极洲并没有什么地方适宜生存,巴布亚企鹅每天要长途跋涉长达80公里外出觅食,它们是海洋中游泳速度最快的企鹅,时速可以达到35公里。随着幼鸟渐渐长大,它们会有一头莫西干发型,这只是暂时的,长大还会变样。它会很快就会换掉体表残留的绒羽,然后准备离开栖息地,独自外出觅食。
但是因为气候变化要做到这点变得越来越难,这个地区的冰川大量融化崩解,各个海湾里不满了杂乱的浮冰。秋季,幼鸟早已换掉了稚嫩你的绒羽,此刻它们饥肠辘辘,必须尝试出海。它们必须到达远处的冰山,然后前往遥远的广阔海洋,海面的浮冰成为了它们的巨大障碍。
豹形海豹是巴布亚企鹅的天敌,它体型庞大身长约有3米,在遍布浮冰的环境为它们捕食巴布亚企鹅提供了便利。这种情况下,企鹅既不能顺利行走也不能自由游泳,它们根本不能判断豹形海豹会从何处发起攻击。它们成了海豹唾手可得的美食,但海豹会出现故意逗弄猎物的行为,这样的行为可能会让它们失去唾手可得的猎物。
冬季即将来临,南极洲正在进行一场改头换面的改变,每天都有10万多平方公里的海洋变成冰封之地。到了冬末,南极洲的冰面面积整个翻了一倍,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白色荒漠。不过,在冰封的海面之下隐藏着一个巨大的秘密。冰面上的环境极端恶劣,但冰面之下的生存环境相当稳定。这里的海洋生命历经数千年的岁月变迁,物种纷繁多样,许多生物进化出庞大的体形。
对于这些奇特的生物,我们才刚刚开始探究它们的生活细节。海蛞蝓是雌性同体的动物,每只海蛞蝓各有一套雄性和雌性生殖器官,它们交配时只需要在找到一只同类,任何个体都可。但是它们的眼睛几乎看不到物体,所以寻找同类也并非易事。所以它们会在海地不断的爬行,直到遇到同类为止。它们相互进行遗体受精,可以各自繁殖出后代。当连同类都难寻时,交配无需分辨性别的做法的确大有益处。
数千年来,冰层下的海洋生命几乎毫武改变,但是在过去的年里,南极洲的许多野生动物不得不面临一些新到的捕食者,人类。我们人类发明了新的捕猎技巧,并毫不留情地捕杀海洋生物,险些导致巨型鲸类销声匿迹。
南乔治亚岛的这些捕鲸站,曾是捕鲸行业的中心。单纯南极海域就有超过万头鲸鱼相继遭到猎杀,人们从它们庞大的身躯上剥下厚厚的脂肪,放入大桶中,熬煮制造人造*油和肥皂。目前记载的最大一头蓝鲸,体长33米,寿命超过岁,它在短短两小时内就在这里惨遭肢解。这种肆无忌惮的屠杀行为,标志着人类与自然世界的关系跌至新低。
南露脊鲸遭受的打击最为严重,它们生性好奇毫无戒心。经常会主动靠近捕鲸船,捕鲸者认为它们很不错,就是因为它们很方便猎杀,带着幼崽的南露脊鲸是捕鲸者最先攻击的目标。雌性南露脊鲸通常到相同的避风港繁殖后代,而且会与幼崽始终形影不离。短短几十年里,就有3.5万头南露脊鲸遭到猎杀,仅剩35头雌性南露脊鲸存活下来。
好在局面发生了转变,年国际捕鲸委员会,通过法令禁止商业捕鲸,只有日本、挪威和冰岛除外。我们与这些非凡动物的关系,得以显著改善。如今,科学家们对南露脊鲸已经有了很多了解,但他们的寿命仍旧是个谜。有人认为,现存的这些南露脊鲸,可能也经历过那些捕鲸猖獗的年代。尽管如此,这些60吨重的庞然大物,对人类仍然保持着温和和好奇的态度。
随着商业捕鲸的禁止,南路寂静的种群数量,已经达到了0多头。这种庞然大物在南极水域的种群恢复,将会产生深远影响,不仅仅局限于南极大陆,甚至会影响我们整个人类。就在南极洲的象岛海岸,我们最近目睹了地球上最蔚为壮观的觅食景象。在遥远的地平线上,多条鲸鱼聚在一起,尽情享受着难得的磷虾盛宴。
这是迄今为止拍到的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鲸鱼集会,它们中大多数是长须鲸,体长将近26米,座头鲸在他们面前都有些相形见绌了。来自南极海域的成千上万只动物,正在向这里进发,这片广阔的海洋再次变得生机勃勃。科学家们发现,南极附近海域及其孕育的无数生命,吸收大气中碳元素的含量是亚马逊雨林吸收的两倍还多。通过保护南极洲,我们不仅能够保护这里多样的生命,也有助于恢复我们整个星球的自然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