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鹅

首页 » 常识 » 预防 » 谣传9月1日起,存款超过10万一律被严
TUhjnbcbe - 2022/10/5 8:45:00

谣传“9月1日起,存款超过10万一律被严查”


  思宁


  8月下旬这几天,网络及社交媒体疯传:“9月1日起,存款超过10万以上一律被严查,三个试点已经启动”“央行正式通知:9月1日,存款超10万以上将被严查,3个试点已启动”“网易新闻:9月1日起,存款超过10万以上一律被严查,三个试点已经启动”。


  经查,8月21日,腾讯企鹅号“夜笙歌趁年少”发表《央行正式通知:9月1日,存款超10万以上将被严查,3个试点已启动》的标题*文章。除了标题,正文中并无“央行正式通知:9月1日”的信息,只是笼统地称:“近年来,银行不断出台新规对存款进行调整,今年央行就在河北、浙江和深圳三地先后开展大额现金管理的试点工作。简单来说就是,单位存款超过50万元,个人存款超过10万元,就需要主动接受调查,除了要进行信息登记外,还需要告知存款的来源和去向,以此来保障储户的资金安全。”同日,企鹅号“娱乐心上”也发表正文相似的文章《9月1日起,存款超过10万以上一律被严查,三个试点已经启动!》称:“央行对个人存取款有了新的限制,并且这一条规定已经在一些地方在试点,其中就包括了深圳、浙江,还有河北。从细则来看,目前已经实施这一条规定的三个地方,对公账户和对私账户的限制并不是相同的。简单来说,单位存款超过50万元,个人存款超过10万元的,需要主动接受调查。除了信息登记之外,还需要告知存款的来源和下落,以保障存款者的资金安全。其次还要填写相关人员详细资料,说明钱的去向。如果不合作,很可能不会取钱。”


  8月22日,网易号“吴比乐娱乐社”发表《央行正式通知:9月1日,存款超10万以上将被严查,3个试点已启动》的文章,主要内容与企鹅号“夜笙歌趁年少”的相同。随后,
  以上疯传的都不是有资质的媒体,而是个人的自媒体。“网易新闻”也不是具有独立新闻采访资质的媒体,只是网络转载的新闻客户端APP。年10月,北京市互联网信息办公室针对“网易新闻”APP等多次传播违法违规信息等问题严肃约谈网易网负责人,责令其立即自查自纠、全面深入整改,严肃处理相关责任人。同时,依法对网易网实施罚款等行*处罚。个人的网易号并不能代表“网易新闻”。


  查央行
  有关10万以上将被严查的传闻,其实早在年7月就有了。当时,网上及社交媒体疯传“转账超10万将被严查”,甚至有说法称“以后就算给妈妈转钱,也不要一次性转10万元以上”。年7月7日,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发表《央行回应:“转账超10万将被严查”系误读》进行了澄清:“中国互联网联合辟谣平台向中国人民银行求证,央行回应称,网传信息中‘转账超10万将被严查’系无中生有,明显与大额现金试点*策不符。大额现金管理是我国借鉴国际经验,为补齐相关领域监管短板,提高现金服务水平和效率而采取的管理措施。目的是保障合理现金需求,抑制不合理需求,遏制利用大额现金进行违法犯罪。事实上,早在年11月5日,人民银行已就试点大额现金管理工作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按计划人民银行于近日正式启动试点工作,公众无需过度揣测。据了解,7月1日在河北开展的大额现金管理试点,针对的是对公对私账户在管理起点金额以上的个人客户,只要依规履行登记义务,其存取行为及个人隐私受充分保护,正常的转账业务不会受到影响。10月1日,浙江省和深圳市将继河北之后,试点开展此项试点工作。中国人民银行提示:对于大额现金管理试点相关*策解读,公众可参考人民银行官方发布,请勿轻信不实传言……此次试点为期2年,分地区分阶段实施。对公账户管理金额起点均为50万元,对私账户管理金额起点分别是河北省10万元、浙江省30万元、深圳市20万元。试点地区将逐步建立和规范大额取现预约、大额存取现登记、大额现金分析报告、监督检查等制度……在合法合理的前提下,公众存取款自由受充分保护。只要公众合法依规履行登记义务,大额现金存取并不受限制。”


  显然,所谓“存款超过10万以上一律被严查,三个试点已经启动”的说法,源于年7月“转账超10万将被严查”的误读,又将对私账户大额现金管理起点10万元歪曲为对“存款超过10万”的严查,以讹传讹,形成新的谣言。


  年8月26日

1
查看完整版本: 谣传9月1日起,存款超过10万一律被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