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段较长的时间可以静下心来读一套系列的历史属于一件很幸福的事。这套《企鹅欧洲史》不只是单纯的*治、*事战争史,而是一个包涵了*治、战争、文化、宗教、艺术、商业经济、建筑、农业甚至小到道路建设与普通农民生活的集大成者。
企鹅系列的每一本基本都是以一个有名有姓的小人物的一段生活经历作为开场,以此展开宏大叙事的,这种写法,如果对书中人物所处的时间,地点背景没有足够的知识基础,肯定看的是一头雾水,就很难对之后的论述,分析和结论有足够的理解。往往是看着看着就要翻一翻其它通史书,回忆一下历史背景,看起来有点累,也很费时间。当然,这套书的论述方式让人感觉内容丰富,完整,即便业余读着也舍不得放下。
精彩书摘:
沟通和妥协的能力,确实是欧洲文明保持活力和持续进步的一个重要原因。
“延续性”的说法意味着对神灵的崇拜是代代相传的,而这是一种本末倒置的做法。后人虽然沿用了他们从过去知道的名字和做法,但是对其进行了调整,用来为自己的目的服务,时移世异,他们构建了属于自己的宗教体系。
特洛伊战争及其直接后果构成了希腊人、罗马人历史意识的上层,成为欧洲认同的基础。
虽然从土葬到火葬的转变可能和人们对于逝者或未来的信仰有关,人们开始认为遗体不过是更高存在的载体。
青铜工匠的流动性,处理打算熔化并重新利用的破烂青铜物品,以便以后回来再次利用。
武士精英位于社会金字塔的最上层,之所以获得财富和权势,是因为他们控制着当地金属的生产和物品的流动。
精英阶级行为模式的变化:从在私人领域炫耀财富(特别是在墓葬中)到对圣地和神庙更加公开可见的投资。
宗教的目的不是寻找神圣真理,更不是操控神力,而是构建一个有限的、适合凡人的方式和神祇进行联系的系统。
重塑历史的一个关键背景是文化和语言的高度多样性。
弗洛伊德对人类意识到挖掘正像罗马城的考古挖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