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东方亦落
记得QQ最为盛行的那些年,我们总是能看到消息说“今天是腾讯生日,转发给xx个群可以点亮xx,获得xx特权”之类的消息,估计许多人都转过,当然我们现在已经知道了那些都是谣言。
不过就在前几天,QQ真的过了20岁的“生日”,马化腾还在朋友圈发文感慨。
年2月10日,腾讯推出了首款即时通信软件“OICQ”。在那个中国互联网方兴未艾的时代,就连马化腾本人大概也未曾想到,这个只有几百K字节的“小企鹅”会在日后给中国互联网的社交带去颠覆性的转变。
当时也是临近春节,诞生不久的QQ里显得非常冷清。马化腾亲自从各大论坛中拉人聊天,甚至为了吸引用户,以女孩子的身份“蹲守”在线上,只要看到有新用户注册QQ就上去搭讪,有当时被搭讪的网友表示“感觉对面是个挺呆的技术工程师”。
如今说起这些,已成趣闻轶事,甚至可以当做笑谈。但当时绝对不那么轻松,更不会有人想到,这只小企鹅居然颠覆了中国人传统的沟通方式,重新定义了互联网社交。
在腾讯不懈的努力之下,QQ在上线9个月之后拥有了超过百万的注册用户,并且持续增长。到年2月,QQ的注册用户数每天都会新增万。此后,QQ又相继推出了QQ空间、QQ秀等一系列服务。至此,QQ已不再是一个单纯的聊天软件,而是“集互动、娱乐、资讯等功能于一体的社交平台”,年10月,马化腾首次这样称呼QQ。
就像马化腾当时所说,QQ“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活方式,一个新的即时通信时代会由中国带动”。后来的几年间,中国社交网络“百花齐放”:新浪博客、人人网、百度空间相继出现。他们在互联网社交中不同的细分领域都做出了不错的成绩,也让中国网民充分了解了互联网社交的方方面面。
时间来到年,智能手机在中国普及开来,移动端开始挑战PC端社交软件的地位,许多传统的社交软件被“挑”下去,但也有许多“聪明”的软件及时“转型”。
例如年诞生的新浪微博,成功地把握住了移动互联网这个“弯道”,从众多微博产品中脱颖而出。这个“广场式社交”的应用,生产传播了无数热点,成为互联网社交领域中不可忽视的组成元素。根据相关数据显示,截至年6月,中国网民规模达4.85亿,其中微博用户数增幅高达.9%,为1.95亿。
同样地,腾讯也在这次转变中抓住了机会,于年推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