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菲利普岛,人们首先知道的是神仙小企鹅,然后才到菲利普岛。以前很多华人团甚至都把菲利普岛安排在夜晚,单单就为了去看一眼半夜回巢的小企鹅。其实菲利普岛并不只有小企鹅,还有考拉保护区,还有巧克力工厂,还有农场可以去看剪羊毛,还有不错的海岸线以及小镇上的集市和廉价餐厅。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小企鹅们把小岛推到了旅游热潮的风口浪尖上,它们的明星光环实在太过耀眼,基本屏蔽了岛上的其他特色,就连大家的宠儿考拉也被完全淹没了。
小企鹅归巢原本给我的感觉就是个少儿节目,夜晚巴巴地守在海边看几个鸭子一样的小东西回家,是不是有点无聊?所以一直把这个热点当成鸡肋。幸亏有个开旅行社的亲戚,让我没有失去欣赏这个生态奇观的机会。观景台在一个小山丘上,所有都是自然状态,除了必要的服务中心提供纪念品、快餐小食和休息厅以外,其他的只有海边露天的木质观景台阶、栈道以及沿着山坡而建的企鹅巢。细心的澳洲人还在山坡上筑起了一个个小木条,似乎是在引导着小企鹅们回家。
尽管海风凶猛,但是也不会建造一间封闭的现代化玻璃观景台,也不会搞到灯火通明,昏*的路灯在黑漆漆的大海边显得软弱无力,这一切都是为了给企鹅宝宝们营造最自然的环境,因为它们胆子实在是太小了,哪怕相机的闪光灯都会惊吓到它们,所以照相绝对禁止。每个人都要顶着凛冽的寒风(即便是夏日的夜晚海风也是刺骨的),怀着诚挚的心等待着这些小家伙们。坐在满是细沙的梯阶上时,心里其实洋溢着一种奇怪的感觉,因为眼前苍茫大海黑乎乎无边无际,似乎没有一点生命迹象,小企鹅们在哪儿,怎知这个口岸便是它们的家?
可是大自然就是那么神秘,每个生物都有着它特殊的本能,晚9时左右,忽然传来人群惊喜的叫声,那一片黑色里,竟然真的冒出了小鸭宝宝一样的小东西,接着一个又一个,十来只小企鹅浮出海面,在海边稍作停留,好像是在观察敌情,未发现可疑的变化后,便摇摇晃晃,却又是极迅速地钻入看台两侧的沙丘草丛中。然后小企鹅的大部队陆陆续续地从海面开出,一个一个小泥鰍般簌簌地钻进沙丘丛里。这只是企鸦归巢的开场,最精彩的是跟着小企鹅们一起回家。
从沙丘下来的小企鹅们集结在木质栈道下方,这时是近距离观看它们的好机会,这些像摆钟一样的小东西们都在寻找着自己的小房子,有的是临海房,所以两步就会进了家门;有的则要爬很远的坡路回家。还有的住在高层,需要努力攀上在它们看来很高的岩石;有的则要从某处石阶上跳下去,技术好的跳得稳当,功夫差点的就会摔个东倒西歪,那笨笨的滑稽模样,可爱得不行。尽管企鹅们的家都是一样的鸽子屋,可是每只小企鹅都不会找错家门,天性使然。
菲利普岛上这种小蓝企鹅,据说是世界上最小的企鹅,身高仅33厘米,体重约1公斤,非常珍贵。在这些蓝精灵的社会里,它们严格地遵循着“一夫一妻制”的生活,一旦牵手,便一生相守,尽管这一生一世也就六七个年头。在菲利普岛上每对企鹅夫妇都有属于自己的小巢穴。每年9月份至第二年的3月份是企鹅的孵化期。“妻子”在家孵蛋,“丈夫”出海捕食。“男人们”为了避开天敌,每天天不亮就出海,傍晚才携着鱼米虾米上岸回家,风雨无阻。当我们坐在岸边等着看稀奇的时候,其实这些小家伙们正在浩瀚的海洋中步步惊心,并不是所有的企鹅都能顺利地回家,有些会在大海中精疲力竭而死去,或惨遭果腹。如果有一天其中一位一去不复返,另一位就会永远守望着大海孤独地度过余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