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企鹅也称皇帝企鹅,是企鹅家族中个体最大的物种,分布于南极山脉、罗斯海与罗斯冰棚的交接处。
帝企鹅一般身高在90厘米以上,最高者可达厘米,体重达50千克,与其他企鹅相比,其最大的特点是脖子下有一片橙*色的羽毛,耳朵后部颜色最深,向肚子扩展逐渐变淡。南极企鹅喜欢群栖,一群有几百只、几千只,甚至上万只,最多者甚至达10万~20多万只。帝企鹅同样喜欢群居,在南极大陆的冰架上,或在南极周围海面的海冰和浮冰上,经常可以看到成群结队的帝企鹅聚集的盛况。
帝企鹅的名称由来
在亚南极岛屿,有一种企鹅以前被认为是最大的企鹅,英语名称是“KingPenguin”,“King”意即国王,译成中文,名为王企鹅。后来在南极大陆沿海又发现了一种更大体型的企鹅,比王企鹅还高一头,于是给它取名为“EmperorPenguin”,“Emperor”意即皇帝,这就是“帝企鹅”得名的原因。
唯一在南极冬季繁殖的企鹅
南极的温度极其寒冷,尤其是到了冬季,气温会下降到零下60~70℃,风速可达每小时千米,多数企鹅都会离开,寻找温暖的场所过冬,而帝企鹅则坚持留在这里,它们是唯一一种在南极洲的冬季进行繁殖的企鹅。因为在冬季的南极,小企鹅不会遭受天敌贼鸥的攻击,贼鸥会因无法忍受极寒而离开,企鹅宝宝会相对安全一些。企鹅体内厚厚的脂肪层有3~4厘米,帝企鹅的脂肪更厚。脂肪层是企鹅活动、保持体温和抵抗寒冷的主要能源。帝企鹅体表覆盖着厚厚羽毛的部分比周围的空气温度要更低,唯一比周围温度高的身体部分是眼睛、嘴巴和脚掌,只有眼睛部分的温度在冰点之上。正是由于帝企鹅身体覆盖多层隔热的脂肪和羽毛,才能使它们在温度低至零下40℃的环境中,保持39℃的体内温度。在极寒天气中帝企鹅会停止进食,为了储存热量它们会把脚、鳍和头都蜷缩成浑圆,靠厚厚的脂肪保持体温和抵抗寒冷。
在南极洲,已知的帝企鹅聚居地有45个。这些地方全都受融冰威胁,帝企鹅数目虽然有一段时间的增加,但随着气候的严峻,其数量会大幅减少。
伟大的父爱
雌帝企鹅只产一枚蛋,而且不负责孵卵,因为雌帝企鹅在产卵过程中消耗了大量体能,早已饥肠辘辘,产完卵后就奔向海边觅食,由雄帝企鹅负责孵卵。虽然帝企鹅有着极强的耐寒能力,但要在零下40℃的气温下孵出小企鹅,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企鹅蛋不能直接放在地面或冰面上,这会把企鹅宝宝冻坏,雄帝企鹅就双脚并拢,用嘴把蛋滚到脚背上,然后,用腹部的皱皮把蛋盖上。雄帝企鹅双腿和腹部下方之间有一块布满血管的紫色皮肤的育儿袋,能让蛋在-40℃的低温环境中保持36℃。为了躲避寒风,成千上万孵蛋的雄帝企鹅,像雕塑一样,肩并肩地排列在一起,一动不动,不吃不喝,一心一意地孵蛋。经过60天耐心的孵化之后,企鹅宝宝开始破壳,此时雄帝企鹅会因孵蛋而消耗掉90%的脂肪层,骨瘦如柴。这个时候雌帝企鹅正好吃饱喝足,膘肥体壮,从远方回来迎接刚出生的企鹅宝宝,用它在胃中储存的营养物质喂养企鹅宝宝。而筋疲力尽的雄帝企鹅,则会离开刚见面的“妻子”,直奔大海,去捕食美味的南极磷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