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贵阳晚报」
张骁骁省府路小学圆通校区一(1)班
谭安玉贵阳第二实验小学一(2)班
高宇泽华阳小学二(6)班
侯懿笑,华阳小学二(4)班
陈子墨南明实验小学三(3)班
张悦熙南明区山水小学二(4)班
陈钇璋贵阳市第五幼儿园大(1)班
集体展示作品
老师上课
认真绘画
巩固垃圾分类知识,即兴拿笔作画——
核心
提示
10月23日,贵阳晚报小记者团“行走的课堂”携手金蓓迪美术开展了“环保小画家”主题活动。小记者们巩固垃圾分类知识,然后根据自己的理解,天马行空地作画,当起了环保小画家。
你问我答
学习环保知识
“垃圾分类旨在提高垃圾的资源价值和经济价值,减少垃圾处理量和处理设备的使用,降低处理成本,减少土地资源的消耗。”活动一开始,金蓓迪美术的老师展示了一张企鹅栖息地不断缩小的照片后,问小记者们:“这是怎么造成的?”
“冰川融化是因为温室效应。”就读实验二小的小记者谭安玉答。
“小鸟不是应该住在树上吗?”双击鼠标,图片切换为一只站在垃圾上的白鹭,老师的问题又来了。
“那是因为鸟没有了家园,被垃圾侵占了,所以才会这样。”来自花溪区华阳小学的小记者肖伊宸回答。
“如果垃圾投入海里,又会发生什么呢?”老师继续提问。
“很多海洋生物以为垃圾是食物,吃进肚子以后消化不了,渐渐就死掉了。”来自甲秀小学一(3)班的罗思睿答。
通过图片,小记者们对垃圾分类的重要性有了进一步的认识。
天马行空
创意环保绘画
无规则裁剪的一张黑色卡纸,用胶水贴在白纸上,使用白色笔进行细节刻画,再使用黑笔和红笔增添不同的功能……到了环保作画的时间,小记者们发挥创意,展开想象,开始创作属于自己的垃圾分类机器人。
画汽车、画机器人、画轮胎、画机械手臂……小记者们拿起画笔,动手拟定未来的环保方案。
“芭芭拉机器人发现垃圾……”小记者张悦熙画的机器人不仅有手有脚,在探测到垃圾之后,还会语音告诉主人。
一只机械臂伸向空中,一只沉入海底,小记者刘昱辰的环保机器人让垃圾无处遁形。
“我的机器人在街道上扫地的时候,如果吸入小动物,会把它们安全地放生。”小记者杨若琳给环保车装上了兔耳朵,她告诉记者,此举旨在降低机械作业时给人类和动物带来的恐惧感。贵阳日报融媒体记者孙维娜